2003年開始推行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一眨眼即將來到2008年,也就是檢驗整個成果的時候,雖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未必能在短期獲得具體成效,然檢討應改善之處,才能更加確立發展的根基。
潘 罡 (2003,5月6日)。台灣文化產業的前瞻與探索。中國時報,A13版。
2003.05.06 中國時報
潘罡/整理

編按:最近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包括去年四月,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其南提出「地域活力振興計畫」、「學習型區域發展實驗計畫」,政府二00八施政方針中,也把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點施政,並編列了五百億元預算。一時之間,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振興台灣社會活力的憑藉之一。

然而究竟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政府、民間和媒體以及相關業界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時,須有哪些認知?政府機制和法令要做哪些調整?為了讓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此一政府重點施政計畫,中國時報編輯部特別邀請了四位文化界知名人士,「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朱宗慶、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以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大和等人,舉辦了一場「文化產業之前瞻與探索」座談會,分別就藝術家、政府部門、學術界和相關業界的立場,提供心得和看法。

座談會由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主持,潘罡、李維
菁記錄整理,林勝發攝影。

主持人引言

黃清龍:媒體反映了社會大眾的認知,此時政府把文化產業列為重點施政計畫,民眾有權知道政府施政的出發點,這方面民眾也需要學習和教育。政府今天談到文化產業,民眾最好奇的不外乎幾種層面:究竟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相較於歐美或大陸,台灣有何優勢?以歐美為例,美國的文化政策是由民間來主導,政府從旁提供稅制、基金補助等輔導措施﹔歐洲則是由政府部門來統籌,這兩種模式,都可成為台灣的施政參考。

此外,政府在推行文化產業的同時,包括組織、法令、稅制、獎勵等措施,顯然有許多亟需調整的事項,例如應否成立文...(疏漏)

文化產業時代 已經來臨

什麼是文化產業?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大和指出,今天學術界也開始談到所謂的「文化產業」,顯示文化產業的時代已經來臨,廣義來講,包括美國的麥當勞、STARBUCK、日本的HELLO KITTY、英國哈利波特風潮下的出版事業,都是文化產業的一環。而在當前的服務業、科技業以及其他柔性消費的領域中,文化的成分也越來越重,它們所帶來的不只是一種消費的愉悅滿足,當中還有一種文化意義,這些都可看成是文化產業的延伸。

從經濟角度來看,「文化產業」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文化產業化」,另一種是「產業文化化」。劉大和指出,根據英國政府統計,目前英國的文化產業,已經佔全國GDP的百分之七到八的比重。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近二十年間,全球的文化產品成長了四倍之多。美國的文化產業,包括電影和電腦軟體產品等,取代了汽車,成為最大宗的外銷貨品。英國方面則估計,今年底(2003)文化產業會成為該國第二大生產事業,這些都是文化產業時代來臨的例證。

台灣優勢 在於多元創意

在這波趨勢中,台灣的文化產業利基何在?包括林懷民、朱宗慶和嚴長壽都認為,台灣的優勢在於多元文化、靈活的創意和生活素養。嚴長壽指出,台灣歷來創造了許多具有文化特色的產品,例如鼎泰豐的麵食、珍珠奶茶以及精緻的品茶館坊等,在兩岸三地引導流行。在精緻文化方面,台灣的春水劇團、原舞者以及雲門舞集等等,也都呈現充沛的創意。

朱宗慶則指出,小西園布袋戲團、明華園歌仔戲團,都是經營成功的例證,他們製作DVD販售,發展教學系統。此外,台灣也創造出各式燈會和宜蘭國際童玩節這類文藝盛會。嚴長壽表示,日前他參與國際旅遊活動,邀請音樂學者林谷芳的「望月小集」隨行,推出茶、樂、畫結合的表演,在品茗的同時,觀眾同時欣賞到即席的繪畫創作,像是以鼓樂、古箏分別搭配山水揮毫。林懷民的「行草」、「太極」,將華人傳統文化融入西方現代舞蹈,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嚴長壽強調,和大陸或西方相比,台灣擁有多元文化資產,「因此面對他們,台灣沒什麼好自卑的。」

劉大和則指出,台灣的傳統文化也具有發展產業的極佳潛力,台北縣九份就是很好例證。如果有人質疑台灣文化特色何在,他往往以日本文化做為反詰。早年日本倡導社區營造,為地方產業找出路時,也強調恢復傳統生活信念和價值,果然走出一條康莊道路,也帶動觀
光業蓬勃發展。台灣可以從過往歷史好好切入,不論就哲學、社會學或西方發展來看,這是可行途徑。歷史只要經過現代重新詮釋演繹,便能有可觀吸引力。

政府方案 只重行銷產業

如今政府出面提倡文化創意產業,林懷民、劉大和等人都強調有幾點關鍵理念必須先釐清。林懷民指出,政府應先注重上游的藝術創作,下游的產業才能真正蓬勃發展,但如今政府的初步方案顯然偏重行銷與產業面,忽略了藝術創意的培養和扶植。劉大和則認為,如今政府似乎是看到了文化的附加價值正在提高,才來倡言發展文化產業。但政府必須了解,並非所有文化都能製造利潤,政府必須做出精確定義,因為這牽涉到未來的施政方針和預算分配。

劉大和表示,近年來歐洲發展出一種認知,強調現代民眾除了有自由權、生存權外,也須享有文化權,因此政府必須提供「文化服務」。在這方面,政府是不能要求有利潤以及回饋的,而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也等於為「文化產業」札下根基,兩者產生一種動態的辨證發展關係。

發展文化創意 三大重點

朱宗慶指出,政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三大重點工作,一是選擇足以成為創意商品的藝術內容,因此政府必須培養兼具藝術與商業眼光的人才﹔二是擴大通路,政府要積極開發產銷管道﹔三是刺激消費,引導民眾的消費品味提升,塑造具有美感的生活環境。在這三大前提下,政府可以著力的地方不勝枚舉,例如獎勵與賦稅機制的修正,智慧財產權與法令等障礙排除,此外扮演積極的投資顧問角色,讓政府部門、企業和文化界之間找到有效的媒合途徑,此外也須調整教育內容。可...(疏漏)

文建會拼裝車 開往何處

由於事務繁多,因此政府需要一個組織健全的部門來擘畫運作。例如教育體系要如何針對學童從小培養他們的藝術創意?有哪些文化資產亟需搶救?但林懷民憂心指出,目前政府部門的組織架構,有關文建會的組織調整案,至今仍無法過關,再一次印證了執政者漠視文化,這方面立法委員同樣難辭其咎

如今的文建會就像拼裝車,許多重大政策無法拍板定案。當年文建會成立時,被賦予的角色猶如經建會,但如今兩者的實質地位天差地別,其他部會也虛應故事,這從文建會跨部會會議,其他部會所派遣出席人員層級之低就可窺見一斑。

2003.05.06 中國時報

劉大和:文建會施政重點 應在培養人才

潘罡/整理

文化專責機構的成立,牽涉到政府改造。但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政府制度並不難調整,最困難的在於執行者的見識和作為,否則興建了再多場所,都是徒勞無功。文建會的施政重點應放在人才培育,啟發他們的思考能力。因此,就某種角度而言,台灣的公務人員,包括技術官僚和民意代表,都要重新教育,文化產業才有可為。

這是因為在當前的知識經濟體系中,人才是最可貴的,他有系統概念,能正確判斷事物的價值。以文化產業為例,好的產品必然具備一種文化品味、美感和故事,這些都考驗執行者的文化素養。如今全球文化觀光的產值不斷上升,但我們看到最近台灣的官員在檢討日月潭、阿里山等觀光資源時,只考慮到硬體設施,忽略了文化訴求,令人扼腕。

根據我的國際交流經驗,幾乎所有來訪的法國學者一致同意,台南市是台灣最有魅力的城市,因為當地擁有最多的傳統建築與人文特質。他們也喜歡板橋林家花園、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大多數政府官員對於我們的文化,下的功夫不夠,台灣擁有很多資產,短短幾十年,從農業社會轉變為科技社會,父母輩所經歷的一切,都可透過今天的詮釋,賦予新的生命力。

政府施政要能分辨重點與非重點,同時針對不同地區,找出自我特色。以文化產業為例,不同國家有相異做法,無非針對各自人文條件來制定,因此台灣引用國外經驗時,要特別小心。例如法國的文化產業強調可複製的產品,例如書籍、音樂、電影等。芬蘭則把網際網路納入文化產業範疇,英國強調創意。而我們則把文建會服務的對象都納入產業定義中,這些都需要重新討論。

2003.05.06 中國時報

林懷民:文化產業 救百年而非救一時

李維菁/整理

文化產業相關的政策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我想說的是,不管政權如何輪替,當權者對於文化事務始終都是不願認識、尊重,只願管制、利用的態度。在這樣的基礎下,如今文建會提出要去推動個文化產業的方案,有太多基本的事情需要釐清。

過去興建兩廳院,在兩廳院快完成的一次籌備委員會中,一位委員先生說:「這屋子快蓋好了,但是究竟是要給什麼演出用?」另一位先生便說:「不是有很多義工隊嗎?」那是國民黨執政的時代。現在民進黨執政,情況也沒有改變。舉例說,文建會對於國內傑出團隊的扶植經費一共一億兩千萬,這筆錢要分給六十八個團隊!

現在說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一直舉英國美國的例子來說,但是,人家在制定政策之前,都已經對文化、文化產業是什麼,有了清楚的定義。而我們的政府對於文化是什麼,一直沒有認知,也一直沒有投資。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灣文化生態一直處於不健康的狀態,政府投資不足,民間只好花力投資自己,但是,儘管民間自己花力氣,卻仍然未形成專業。根據文建會的資料,全台可以拿薪水以舞蹈為業的舞者只有九十六人,換句話說,舞者連生存都面臨危機。我們在文化上根本發展不出專業的環境與市場。同樣的以出版為例,現在長篇的創作非常少,大都是輕薄短小、商業性的多。國外講文化產業,是因為政府長期的投資,因此談產業不成問題。在台灣,政府過去投資不足,今日的環境與媒體塑造出來的文化空間,又都只談通俗商業與聳動,文化在這裡到底是什麼角色?

這根本、基礎的定義與問題,一定要先搞清楚,搞清楚文化是什麼,才能談文化產業是什麼。如今,大家連這基本的問題都搞不清楚也不想討論,就先拼命將文化往產業化這個方向去推,這一來一定會發生副作用----我們文化的根底愈來愈薄。

我們可以說文化呈現的形式分為文化服務(這裡指的不是服務群眾的那個服務的意思)與文化市場兩類。
 
文化服務勢必是最具創意、前衛,自然也是最小眾的。 文化的市場自然是比較可能商業化也被大眾接受的。如今談到將文化產業化,能夠推動的一定是市場的這個部分,但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其實在於創意。談文化的產業化,不得不思考,這產業的真正核心在於源源不絕的
創意,創意與創作需要投資與鼓勵,但它卻是最服膺市場機制與產業化的部分。

因此,文化產業化一定要有一個買保險的觀念,也就是產業的利潤應該以法律保障一定比例,回到產業的上游核心,也就是創作與創意的部分。否則,台灣就會變成香港,有文化產業有市場卻沒文化根底。怎麼說呢,像是香港有星巴克咖啡卻沒有個人創立特色的小咖啡廳。香港有許許多多的表演藝術節目,卻多是外來的節目。政府在推行文化產業的同時,一定要思考周密,要了解必須救百年而非救一時。

2003.05.06 中國時報

朱宗慶:振興文化環境 考驗朝野智慧

潘罡/整理

如何解釋文化與創意、產業之間的關聯呢?簡單來講,文化就是內涵,創意是一種表現形式,產業則是提高產值的方式或消費型態。在這種架構中,文化藝術依照其內涵的特質,可區分為三種產業型態。

位於核心的是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和民間藝術,他們是文化的基底,也是創意的開端。從這個核心往外擴散,便出現了流行音樂、服裝、廣告平面、影像傳播、遊戲軟體等與日常生活極為貼近的設計產業。這個產業會衍生出展覽設施和經營、經紀、活動規劃、有聲工業、出版行銷、廣告企劃等外圍產業,都是廣大的文化產業環節。

這些外圍產業既然是核心產業的延伸,因此核心產業的成長與擴張,應受到政府的保護。這些核心產業的具體型態,就是分散、多樣和小眾的文學以及藝術創作,它們提供了文化內涵,強調個人創造力與創意,不適合商業化,然而一旦創意具有商業元素,就會被外圍產業所擷取,例如大眾喜愛的韋伯音樂劇,當年就是在小眾劇場中養成的。

如今許多國家都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我近年造訪了大陸、新加坡、澳洲、美國等國家,都感受到它們發展文化產業的魄力和決心。新加坡興建了濱海藝術中心,打出把新加坡建設成「亞洲文化之都」的口號。

以大陸為例,除了上海已有的「上海大劇院」外,浦東音樂廳正在興建,北京、廣州,到處都在蓋藝術中心。估計到了公元二00八年,大陸會有一百間以上的劇院可以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相提並論。然而,台灣至今仍只有一座兩廳院,而且我估計,至少二十年內,台灣不會出現另一座具有同樣國際水準的表演場地。此外,兩廳院到現在還是黑機關,說起來令人沮喪。

此外,台灣有二十幾間公立美術館所,但他們一整年的營運預算總和,還比不上任何一間中等水準的國立大學。此外,我現在就讀台大EMBA,裡面集結了各行各業精英人才,但他們對文化產業都興趣缺缺,台灣的文化環境和教育,都亟待強化和調整,這些在在暴露了政
府施政的盲點。公元二00八年北京奧運眨眼即到,台灣面對邊緣化的危機,如何透過文化產業振興社會活力,考驗朝野政治人物的智慧。
2003.05.06 中國時報

嚴長壽:台灣文化及人文素養 是競爭利器

李維菁/整理

大家在談文化產業相關問題時,一定要在觀念上先釐清----文化產業不等於文化。文化的涵蓋面太廣,而文化產業只是取它其中一小部分可以被商品化,或者是說可以進入行銷體系的來發展。今天政府談的文化產業推動,其實過度地強調了可被商品化的這部份。

我想談談幾個觀念。以醫生這行業為例,一般人都認定醫生的使命是救人,這點當然是。但是,行醫這個東西被商品化後,這行業就成了追求利潤與地位的方式,文化千萬不要走上這條路。

另外一個問題,推動文化產業由文建會來主導,文建會有沒有能力負擔這樣的角色?談到產業化所需要的考慮、措施、政策,文建會能力上的弱點與優勢分別是什麼?經濟部是不是更為適合?或是不同的部會如何整合合作?還是要另設一個單位來進行或作為民間的對口單位?

在談文化產業這件事的時候,要思考到真正的文化使命是台灣幾十年文化造就出來的優質特色。並且,透過教育以及行銷來完成這個文化使命,這東西不可能有速效的。對於一些文化上的重要東西,就算它不賣座也要保存,像是日本對於重要藝術家以及藝師給予人間國寶的美譽,政府付錢請你到四處教學確保它的傳承。這又牽涉到教育的問題。教育對於目前在談的產業化是另一項重要的課題。因為,唯有教育才能使藝術文化的群眾加大,也就是把這個產業的市場基礎打好,把這個市場作大。

政府推出文化產業化的這個方向後,就時常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台灣的特點在哪裡?有什麼優勢能夠與大陸競爭?因為,即便談商品化,也必須找到自己的特點。我認為,台灣與大陸相較,競爭立基就在於文化以及人文素養。舉例來說,像是台灣的美食就是很好的例子,台灣有一百多所專科學校設有烹飪科系以及優秀的廚師,連歐洲的五星級飯店為了擴充中國菜的服務,都要送廚師來台灣受訓,我們可以以此為號召或是吸引國外人士來台學習烹飪。另外,像是台灣訓練外國人的華語訓練中心十分優秀,可以運用這點向國外推廣,推動他們來台灣學習中文。台灣在教育上的投資過度,這個問題在十多年前的英國也發生,於是他們以語文教育主打向海外招生,吸引外國學生到英國學習語文,如今台灣學生在英國進行語文教育的達四萬多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