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相關類別中,陳列著一堆策略,舉凡從管理、營運、人事、財務、產品與服務、到行銷、廣告、成本管理,乃至現在流行的優勢策略等,而其中幾個比較經常被討論的策略如下:

1. 經營管理策略:依照獲利或顧客滿意等老闆追求的理念訴求,設計公司經營流程與架構。比方結帳快速、製造速度、降低浪費或報廢率等。
2. 人事管理與評量策略:依照公司價值觀與理念擬定徵人條件、員工考評、獎懲、或相關管理辦法。
3. 產品服務與客戶策略:常見的策略包括在產品品質、價格、服務效率、速度、與滿意度等策略。
4. 財務管理策略:依照公司的導向包含成本控制、追求股東最大權益等策略。
5. 資源管理策略:舉凡人脈管理、知識管理、價值管理等策略。
6. 風險危機管理策略:設預平損點、危機處理流程、風險評量與控管等策略。
7. 自我管理策略:組織學習、執行力、品德、價值觀等策略。

E時代企業組織發展與核心專長
從泰勒式管理在本世紀初所提倡的分工合作管裡認為,企業在管理上分為「產、銷、人、發、財」的發展;所謂的「產」就是生產管理、「銷」,行銷管理、 「人」,人事管理、「發」,研究開發管理、「財」,財物管理。藉由專業的管理,現在一般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從前找不到人才的問題,而是透過專業化 的管理後,理應順利進行的跨部門合作反倒變得困難。因為企業組織是垂直管理,建立在產、銷、人、發、財的架構上,亦即所謂的「專業領導」、「垂直領導」或 可稱之為「深度領導」。不過一般公司的考績大多由人事主管操控,因此水平方面的合作就會出現問題。

華碩再造 後年營收衝刺8千億
■ 記者林貞美/台北報導【2006/03/01 經濟日報】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親自規劃這次華碩再造工程,希望華碩公司能成為「準、穩、精、速」的「常山蛇」,每位員工個個是武功高強的少林十八羅漢。
 
全球主機板龍頭大廠華碩結合中西管理模式,最近展開華碩組織再造工程,訂下2008年營收挑戰8,000億元的目標。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昨(28)日表示,再造華碩是很不容易的工程,希望經過這次組織調整後,能為華碩未來分家、併購及全球競爭力奠定基礎。

華碩最近悄悄進行成立1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組織再造工程,施崇棠親率經營團隊展開這次組織調整,將過去按「產、銷、人、發、財」區分的功能性組織打散,改為15個按照產品別來區分的事業處施崇棠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完美的組織並不存在,華碩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承認自己只是「二流企業」,未來還有很多改善空間,以迎戰艱鉅的全球化競爭及客戶要求。
 
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華碩去年營收及獲利均達歷史高峰,為何選在此時組織再造?希望達成哪些目標?

答:華碩成立之初,可以說是由一群武功高強的工程師組成的,有些像「水滸好漢綠林軍」,經營上軌道後,逐漸建立一些制度及功能性導向組織,雖然打的是「官兵正規軍」戰爭,但難免流於人治。
未來華碩組織再造的核心,是師法摩托羅拉、奇異(GE)及豐田(Toyota)的管理模式,開創出一套華碩獨有的「精實六標準差(Lean six sigma)」來進行,希望組織成功再造後,能夠成為一流、嚴謹的團隊,以流程導向的組織,做到我常提到的「準、穩、精、速」的常山蛇,華碩員工能夠成為武功高強的「少林十八羅漢陣」。

什麼是六標準差?
六標準差獨到之處與TQM的比較

問:功能導向組織與流程導向組織,有何優、缺點?

答:功能性組織很容易讓大家只想到把自己的份內的事做好即可,沒有從結果導向或流程的觀點來思考事情,甚至當失敗或做得不夠好時,總認為「都是別人的錯」。但事實上,單一功能並無法成事,必須整合功能,才有好的結果。
我們實施「精實六標準差」就是要讓組織成員誠實地找出問題、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譬如在主機板的DIY(自組)市場,每當產品發生問題時,許多工程師總歸咎客戶端組裝的技術不佳,才發生故障。當我們實施精實六標準差後,發現很多問題並非客戶端的錯,我們確實還有改善空間。

問:華碩的組織再造,最終希望達到什麼目標?

答:我希望華碩的經營能夠做到「準、穩」。譬如我們實施精實六標準差,要能維持其持續改善的精神,讓華碩真正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且具有執行力;我們所設定的目標,不能「走徑(台語,指脫離軌道)」,當然也不能「凸槌」。
譬如,很多話都存有迷思,很多人說,專業經理人之間各有專長,可以互補,但這種情況太隨機(random),因為可以互補,初聽之下似乎很不錯。但互補,萬一踫到補不到位時,要怎麼辦?
這樣的組織機制是有風險的,我們要做到真正的準、穩,才能提高客戶服務,因為客戶都不喜歡變異。

問:你經常提到執行,執行力的內涵是什麼?

答:在我的看法裡,執行力即「策略(Strategy)、人(People )及流程(Pro-cess),簡稱SPP」,這三個缺一不可。如我先前強調的,企業的流程觀就是經營觀。不過,我在華碩內部推行「SPP」,常被員工說是「聳啪啪」策略。
---

日本職場穿復古風 扁平化管理不流行

Career 就業情報  林郡妙報導 2008/04/12

扁平化組織管理在日本職場不流行了嗎?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日本AREA月刊以「豐田的職場革命」為題報導指出,日本企業過去曾唾棄傳統型、層級分明的 「金字塔型組織」,多數企業改採以實力、成果來衡量工作績效的「扁平型組織」,但是最近似乎又有打破「扁平型組織」勵行大膽組織改革的跡象,豐田汽車便是 其中一例。

在這篇專題報導中提到,豐田在1989年徹底破壞金字塔型組織,將課長、股長等中間管理職全部廢除,以提高個人能力和組織決策速度,當時震驚了整個社 會,達到一定的績效成果,但是現在卻又大大翻轉。豐田改變的理由是因為發現,以溝通和培育人才為基礎的「職場力」及「團隊合作」漸漸變弱,使得組織和集團 能力日漸衰退,遂而重新呼籲要重整職場士氣。

報導提到,豐田為讓「前輩與後輩」的關係復活,於去年7月導入「小集團化」模式,先 選定引擎技術部、新車管理部等幾個部門做為「樣品職場」,將部門分成幾個小集團並安插領隊,加強分組討論、研究等,再花半年的時間來檢驗績效。結果發現, 領隊可以很快指出年輕新員工在業務上的問題點,同時提供建言讓他們及早修正軌道,效果超乎預期得好。

AERA報導,不只是豐田,三 井物產也於2006年開始將重視成果主義的人事制度,改為重視評估共享價值觀和人才培育等軟性層面。YKK集團也是重新評估成果主義評鑑制度的公司, YKK為公平採用的新人事制度是將管理職層分兩種,一是負責組織管理和營運的管理職種,一是負責技術研發、營業的專業職種,各以不同方式評估再予不同職 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