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新創業教育 邁向體制化

創新與創業教育正由「競賽導向」邁入「體制導向」,掌握此大趨勢,實踐大學率先成立創新與創業研究所,希望透過正式的學程設計加上「做中學」的創新創業活動,淬煉出真正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執行力的人才。

「創新與創業教育是一種很實做的教育,一定要緊扣著『實做』的精神,藉著實際的操兵演練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實踐創新與創業研究所所長洪鉛財舉例,大學 教授都知道,開課要避開周一上午、周五下午這兩個時段,否則,課講得再好也沒幾個學生選修。「但是我們創新與創業的課程就開在這樣的時段,讓學生了解企業 老闆如何過日子?讓他們知道創業是沒日沒夜為生存打拚的過程!」

講究實戰操練

知識加上實戰操練,洪鉛財形容這才是「完整的訓練」、是「心智的淬煉」。

為了鍛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在管理學院協助策劃、管院院長王又鵬以及洪鉛財精神鼓舞下,實踐大學企管系二年級學生蔡雨萱成立「創業研習社」,以社團活動, 帶領大學部同學進行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的扎根工程。她大一就當選「華碩實習CEO」,不但充滿創意,也具備高度的創業精神

「商管學院的學生絕不能只會關門唸書,」洪鉛財認為,同儕的影響更容易塑造環境氛圍,創業能量十足的蔡雨萱應能在大學部協助建立創新與創業的文化。

今年初學期一開始,洪鉛財就發出徵召令組織參賽團隊,並請企管系教授蔡政安練兵帶隊,投入由各大學育成中心聯合舉行、6月輪到嘉義大學主辦的第三屆「戰國策創業競賽」。

王又鵬以實踐聞名的設計學院為例指出,實做性質的科系都應鼓勵學生多參加國內外競賽,可以讓學生擁有真實的社會經驗、建立信心,同時也能打響學校的名號。

納入正規體制

不過,實踐大學管院領導團隊對創新與創業教育有著更遠大的目標。洪鉛財強調,現階段國內創新與創業教育更應重視的是長期的發展策略,「嚴格來看,我國的創 新與創業教育目前只做到『半套』!」他坦言,「其實大家並未把此事(創新與創業)當作教育,多數是用辦社團的方式及想法在推,而未努力把它納入正規的教育 體制內。」

去年8月洪鉛財接掌創創所後,即對國內創新與創業高等教育進行「市場調查」。據他觀察,在創新與創業教育方面,政府其實做得比大學多;政府為了刺激社會創 新與創業的能量,投入相當大的資源,建置「創薪計畫」、「微型創業」、「新創事業獎」等各種管道,以支援各種層次的創新與創業行動,也透過中小企業處、青輔會等機構開辦各種組織,培育青年或婦女創業能力。但是,高等商管教育卻與政府的投入有一段落差。

目前國內創新與創業教育的帶頭力量,大致來自交大、政大、中山;推動創新與創業教育知名的學者,如交大科管所所長袁建中、政大科管所所長溫肇東,以及中山 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玉山、劉常勇,多數是以「創業競賽」或「國科會計畫」來帶動學生團隊。不過洪鉛財表示,「這樣的成效是建立在(活動)傳承上,而不是建立 在體制上,我國的創新與創業教育應該更進一步。」

他指出,雖然現在少數大學已有邁向體制化的相關學程,大都單方面強調創新或創業,「但在現代的環境,創意、創新、創業應是連貫的思維與行動。」此外,向教 育部申請學程需要學生就讀的「業績」,多數大學提出的創新或創業學程,是以原有科系課程重組包裝,真正符合創新與創業教育需求的新設核心課程,往往只有 三、四門。

實施業師制度

也因此,創新教育在台灣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洪鉛財據以定位和研擬競爭策略的「策略性窗口」。他堅持從根本打造實踐的創新與創業學程,「最 基本的原則,是所有課程的設計都必須符合創新與創業教育的需要。」他舉例,一般企管系所的「產業競爭與分析」,到了創創所就變成「新興產業的競爭與分析」;「財務管理」課程聚焦在「創業融資」;「組織變革」著重企業新創與成長階段,而非探討組織的完整生命周期

「建立完整的創新與創業教育,是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在創創所42個學分的學程設計中,創意、創新、創業應是一條環環相扣的價值鏈。」洪鉛財推崇以「創造力教學」知名的實踐教授陳龍安,有效地彌補了價值鏈最前端的創意教育。

「『業師制度』也很重要,這是我們模仿過去的師徒制,藉以傳承創新與創業過程中許多難以傳授的內隱知識。」為注入更多「實做」的元素,洪鉛財向院方爭取經費,開始實施「業師制度」,要求參與的專業老師,經由講學及實做性的指導來帶領學生。

對台灣的商管高等教育產業而言,創新與創業教育既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新市場,也是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2008/05/25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