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2 18:00
【記者呂思函/嘉義電訪報導】

公共藝術沒有一定的定義和界線。街頭牆壁的塗鴉,社區中心的雕塑品,公園裡的現代美術,都可能是公共藝術含括的範圍,它已經走進你我的生活之中。

港邊社區公共藝術注入新活力

宜蘭縣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是一個發展成功的例子。這個計畫由社區提案,國家文化建設委員會輔助,以社區特色為發想,打造社區公共藝術。對港邊社區來說,老人家是重要資產,他們記憶著地方的歷史,也對社區有最深刻的情感;而由於年輕人口外移、人口逐漸老化,老人也是這個社區的主要印象。這個公共藝術計畫以保持原有地方特色的角度出發,增設一些與社區印象相關的藝術品,為社區加入新能量。社區裡有一個「阿嬤繪畫班」,阿嬤們親手畫的許多作品,也成為之後設計的重要素材。主要執行藝術創作的是當地的藝術家,而社區居民雖然未親身參與製作,但會針對設計和藝術家討論及給予建議。最後完成品主要分兩個部分,一個是鏤空的雕刻牆,以社區地理環境特色為設計靈感;而另一個則是以「阿嬤的故事」為主題的雕像,以陶板或木板刻畫出一幕幕阿嬤年代的生活情形。透過公共藝術,傳遞出社區整體形象,而這些新增的藝術品成功融入地方之後,也為港邊社區帶來與以往不同的藝術氛圍。

走進社區溝通也是另一種藝術

各個地方風土民情不同,社區居民對公共藝術參與程度也不一樣。並不是所有居民一開始就能認同社區公共藝術,也不一定選擇積極參與。對此,曾參與多所國小公共藝術製作的藝術家李龍泉表示,針對不同的社區人文特色要給予不同的策略。以港邊社區來說,它是一個較老人化的地區,相對來說居民性格也較保守,沒有接受過公共藝術的相關認知。對他們而言,社區是一個成長、充滿記憶的地方,他們守護著但並不特別思考創新的可能性。當社區發展協會提出這個公共藝術計畫時,有些老居民是無法理解的。經過不斷溝通以及參與整個製作過程,他們了解計畫進行的目的,於是逐漸認同和接受。

公共藝術的設置過程,也促使社區居民彼此對話,共同回憶地方故事裡的情節,並與藝術家互動,討論作品的內容;他們從這些溝通裡加深了對社區角色和形象的認同感。「老人們覺得自己在公共藝術創作的過程受到尊重,也對完成的作品表達認同。」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夫人黃淑瑩表示。透過這個走進社區的公共藝術計畫,也讓當地居民對藝術有了不一樣的認知,原來藝術可以和生活這麼靠近。

社區公共藝術師父領入門修行看個人

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通常是由藝術家帶領,但之後的發展和維護,得靠居民自動自發才可以走得長遠。本身是藝術創作者,也擔任米倉藝術家社區協會常務理事的曾婉婷指出,通常對於社區公共藝術,居民一開始都是被動的,但在過程中會逐漸產生共識,直到計畫完成。公共藝術完成之後,為社區帶來不同的樣貌,但更重要的是它之後的維護,以及是否能為社區整體帶來更深遠的影響。例如港邊社區內的阿嬤繪畫班,現在依然持續進行中,而社區目前公共藝術維護的狀況良好,未來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計畫。

每個社區公共藝術發展情況及出發點不同,但共同的重要目標之一,即是讓居民對公共藝術產生進一步認知,也希望為社區藝術發展帶來正面的助益;但在計畫完成後,是否如期達到效果以及對日後的公共藝術進展有所幫助,則要看當地居民自己努力的意願和堅持。

新聞來源:中正e報

讓藝術生活化-台灣公共藝術的缺漏與出口
2007-12-12 18:00

【記者陳冠予/台中報導】

民眾對公共藝術的關心普遍較少,即使每年有大筆建設經費投注發展,但因為基礎教育面與人才的匱乏,台灣的公共藝術在未來仍很難躍身世界舞台。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所教授呂清夫在「萬事莫如評鑑急!-北部公共藝術評論」中提到,即使在資源最豐富的北部,好作品仍只百分之六,成績平平者百分之四十六,欠理想者更有百分之四十八。「我們(台灣)根本就不重視藝術!有的公共藝術往往只是用來消耗經費,有擺東西就好。」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所學生陳儀蓉表示,她深感公共藝術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政府基本面的不重視更是影響公共藝術推廣的主因。

台灣公共藝術仍求於移植西方

公共藝術推廣二十餘年,今年文建會首度藉由辦理「公共藝術獎」,來評鑑與鼓勵優秀的公共藝術;其中備受矚目的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第二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結合了科技與藝術意涵的全新創作方式,不僅開創話題,更獲得公共藝術獎中象徵最高榮譽的「公共藝術卓越獎」。

只是,「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第二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的新思維仍多由西方直接注入,在英國雕塑大師湯尼‧克雷格( Tony Cragg )、日本公共藝術天王新宮晉、法國元老級公共藝術家瑪塔‧潘( Marta Pan )與保羅‧布瑞( Pol Bury )等國際級大師與國內藝術家合作下,南港工業區雖然成功包裝形象,卻也突顯台灣公共藝術頻頻向西方借材的情況。

台灣公共藝術的整合與教育仍有待加強

行政院文建會科長周雅菁表示,雖然台灣在法律與細則上設想得早,但在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育上,卻遲遲不見發展。「我們就算把法規制定完善,但(相關人才)後繼無人,未來公共藝術的發展仍難以期待。」周雅菁認為台灣公共藝術相關人才的匱乏與民眾認知不足,一直是文建會在推廣公共藝術上最大的問題。畢竟公共藝術牽涉到的太廣了,若興辦單位只是依法條行事、藝術家就只單純考慮自己的藝術發揮,卻對公共藝術始終沒有扎根、作深度了解,很難讓公共藝術有所發揮。

有鑑於此,許多先進國家都設有公共藝術的專業培植系所,連起步較晚的中國大陸,也在近十年內迅速成立百間公共藝術系所;其課程多半強調跨領域思維與實作訓練,即使是剛出學校的畢業生,也多擁有馬上備戰的能力。以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公共藝術研究所為例,就統合了各背景領域的學生進入就讀,不但鼓勵學生雙修專業學科,輔以公共藝術溝通管理、社區公共藝術、行政管理、歷史調查等為基礎課程,更不斷給予實習和執行計畫,讓學生在多元差異下,學習合作與公共藝術的價值整合。

相較之下,台灣高等的公共藝術教育可堪稱匱乏,周雅菁表示,文建會也一直嘗試說服教育部成立公共藝術系所,從教育上解決根本的人力資源問題,惟獨說服效果有限,至今依然一個公共藝術系所也沒有。目前台灣民眾仍普遍對公共藝術缺乏認知,與公共藝術的互動也多侷限於拍照和攀爬戲耍,若只是一味地從外國引進人才、作品,恐怕無助公共藝術於台灣植根。

公共藝術畢竟是門複雜的專業學科,在學習整合環節與定位地方價值上,台灣仍多只由各部門在單打獨鬥下累積經驗,人才接續與培育若沒有教育制度確保,可能將成為台灣公共藝術在未來發展上的隱疾。

新聞來源:中正e報 

讓藝術生活化-公共藝術 全民買單誰買情
2007-12-12 18:00

【記者陳冠予/台中報導】

公共藝術在台灣已推展二十餘年,雖然有法律上的保障,擁有豐足經費能普遍設置,但成效始終爭議;除了包裝建築與實踐美學教育於生活外,卻也有人「異論」不適宜的藝術品被堆放在民眾的公共空間,將形同「巨型垃圾」。

一般界定的公共藝術是指放置在開放空間的藝術作品,其表現手法並不侷限於特定形式、風格,也不一定講究議題討論,會依歷史、地方背景而有所不同。行政院文建會科長周雅菁表示,設置公共藝術的主要重點是希望結合民眾參與、環境關聯與藝術表現於一體。

相較於一般藝術品,公共藝術需要面對的限制不少,例如:遵守政府在開放空間所定立的法令、考慮擺設地點、使用材質、作品結構、防風防震災害等。另外也要考慮藝術品與周圍建築、空間的結構關係;可說是整合社會學、歷史學、人文學、環境學與土木學等複雜學科的專業領域。

台灣公共藝術的獨特性

公共藝術從民國八十一年開始立法推廣,「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即明定,新審定的公有建築至少要有百分之一的建築預算,用於設置公共藝術,而一般建設若設置贊助性公共藝術品,更可獲得政府的獎勵補助。法條的最初用意是想效法西方,將藝術帶入生活,進而推展文化教育;但其強制性,也讓發起工程的單位機構(即興辦單位)從單純做工程,到一肩挑起文化教育的重責,在執行面上遭遇很大困難。

堪稱全球唯一的是,台灣將公共藝術的策劃交給興辦單位負責,立法之初,興辦單位多以負責建築的理工人才為主,基於對藝術的陌生,多傾向直接求助於藝術家購買作品。因此當時的公共藝術,以直接消耗預算、擺放立體藝術品為大宗,其藝術品大多無法與民眾產生互動共鳴,有的甚至只突顯出藝術與現實的格格不入。而在民國八十六年政府推廣「社區總體營造」後,為試圖強調藝術和一般民眾直接參與,多將公共藝術歸類與結合進社區營造計劃的具體實踐。在嘗試上,除了希望能緊密聯結鄉土,有的更讓民眾負責藝術創作;成果端視興辦單位的用心與民眾後續經營而異。

國外經驗

然而,在國外公共藝術多為政府策劃,以德國為例,公共藝術的籌劃落在建築單位手中<註一>,地方城市較能發展完整或趨於相似的計劃。西班牙的畢爾包(Bilbao),也因為地方政府與古根漢美術館合作,整合地鐵、港口、機場籌建與整體城市包裝,在改造後三年內吸引超過四百萬名觀光客,與創造四億五千五百萬元的經濟價值,成功地透過藝術包裝,轉型成世界性新地標。

幾乎全球每個國家都在做公共藝術,只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出成績,仍是目前台灣積極摸索的課題;透過政府、地方、民眾共同成就的公共藝術,主體價值大多仍不明確,教育或觀光效益的回收更有待商榷,這也使得每年投注的大筆經費,易受質疑與非議。

<註一>相似於台灣的內政部營建署。

新聞來源:中正e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