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7 09:36/張德厚
現代科技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智慧型數位科技與無線傳輸技術越來越成熟後,一些意想不到應用也紛紛應運而生,例如,智慧型的「照護系統」就是許多研究者目前努力的方向,在國科會的支持下,已經有許多實用又具創意的裝置被開發出來。

◎趣味牙刷餐盤 導正孩童不良習慣

像是台灣大學的研究團隊,就研發出一系列智慧型互動裝置,能夠增加吃飯、刷牙的趣味性,導正小朋友的不良習慣。

台大資工所朱浩華教授指出,小朋友常常隨便刷兩下牙就跑去睡覺,為了讓小朋友能確實把牙刷乾淨,台灣大學資訊與電機所的研究團隊,運用簡單的感測及無線傳輸 的原理,開發出「好玩牙刷」裝置,在牙刷柄上裝上LED燈,藉由攝影機來拍攝LED燈,再由電腦分析牙刷的位置變化,就可以知道小朋友有沒有仔細刷牙,同 時,電腦螢幕上還會顯示出一個卡通人物的牙齒狀況,隨著小朋友認真刷牙,卡通人物的牙齒也會變乾淨。朱浩華教授:『洗手台的鏡子上面,可以裝一個一般的網路攝影機,從上往下照牙刷的LED燈,它會偵測小孩子,現在在刷哪一排牙齒?幫自己刷牙的同時,遊戲中的卡通人物,也會清乾淨它的牙齒。』

另外,研究團隊還設計了「好玩餐盤」裝置,把餐點放到可感應重量的餐盤上,小朋友每吃一口飯,隨著餐盤上的重量減少,手機或電腦螢幕上的企鵝就會釣到一隻魚。朱浩華:『小朋友一開始先選一個他喜歡的企鵝,那他每吃一口企鵝就會釣到一條魚,那到最後是看哪隻企鵝釣到的魚最多,誰就贏,那小朋友為了讓他心愛的企鵝釣到更多的魚,就會盡快把飯吃完。』

朱浩華指出,這類裝置除了對一般小朋友很有吸引力外,與台大醫院合作測試的結果,對於改善自閉症小朋友的行為,也很有幫助。朱浩華:『如果要小孩子牙齒刷乾淨,或是要小孩子吃快一點,通常用講的其實是蠻困難的,不過小孩子通常都比較喜歡玩,如果用一些遊戲的方式,去讓小朋友改變他們的行為,通常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們就做了一系列趣味的、能改變小孩行為的裝置。』

◎照護機器人 幫助如乳癌術後患者復健

台灣的乳癌發生率逐年攀升,為了幫助乳癌患者的術後復原,台大資工系的研究團隊,就開發出一種機器人設備,可以幫助病患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復健。

台大資工系傅立成教授表示,乳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與化學放射線治療後,不少人手臂經常會出現淋巴性水腫等症狀,讓患者相當困擾。為了幫助病患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台大資工系的研究團隊,結合多種無線感測器及多媒體設備,開發出可以照護乳癌術後患者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代替醫護人員隨時監測病人術後的恢復狀況,並且幫助患者復健。傅立成:『一般乳癌手術術後復健過程中,患者因為手臂的腋下組織會有黏膜,他們必須要經常去動,才會恢復。
現在醫護人員數量越來越欠缺,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機器人,把這個我們一般恢復的程序照樣的讓他知道怎樣去做,甚至做的過程中,可以偵測紀錄復健的狀況。』

除了提供生理監測、照顧功能外,患者進行復健運動時的心理狀態,也可藉著機器人的多媒體畫面獲得幫助。傅立成:『我們也有多媒體部分,呈現多媒體展示,讓病患復健時心理會有更好的鼓勵,如果做的不好,也可讓他知道某些方面可以改進』

◎視覺腦波操控系統 癱瘓病患也能遙控電器

全身癱瘓無法動彈的病人,雖然意識清楚,卻完全要仰賴他人的照顧,不僅自己身心備受折磨,對於家人也是極大的負擔 。為讓患者能夠達到自主照護的目的,在國科會的支持之下,中央大學電機系徐國鎧教授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視覺腦波操控看護系統」,讓病患用腦波就可以下指令,能夠遙控電動病床等周遭的設備。

這套設備使用的方式是,首先在全身癱瘓病患的前額及後腦枕葉區各黏貼一個腦波電極,然後讓病患看架設在病床上方有許多閃光選項的面板,並從中選一個選項,注 視幾秒鐘,這時視網膜就會產生電位變化,進而誘發腦波電位變化,而貼在病患頭上的腦波電極就會接收並判讀腦波訊號,然後遙控病床等周遭的設備。
徐國鎧:『我們在那上面會做一些閃燈的功能,他看的時候閃光會對他眼睛造成一些刺激,並造成腦波的變化,我們在辨識他看哪一個東西,就可以驅動病床上升、下降等各種動作。』

徐國鎧指出,利用這套系統,等於是讓癱瘓病患用「念力」就可以遙控電動病床進行舉腿、仰背、病床上升、病床下降及按摩等多項功能,而這套設備的成本非常低,只要新台幣4500元,預2年後可以商品化。目前研究團隊也正把這套系統與其電器設備做整合,未來病患透過腦波,甚至可以遙控視、電腦等設備,也可以透過語音來告訴看護自己的需求。

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