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蓋涼亭 落實永續校園

2008/02/14
位在宜蘭的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為了落實永續校園的觀念,在校園裡設置人工濕地,還教孩子們動手蓋涼亭,希望他們從做中學習,愛護台灣這塊土地,珍惜大自然環境。

你 一下,我一下,這群孩子們手拿鋤頭,鏟子,穿雨衣幹活原來是自己動手蓋涼亭,他們不是臨時起義,而是經過嚴密的規劃,看到沒,這是他們畫的藍圖,這是他們 做的泥塑模型,學校的每一門課,都循序漸進。位在宜蘭的實驗小學,為了推動永續校園,把校園的每一塊地都當成寶,做生態復育,建置人工濕地,兼顧水棲生 態。希望孩子們從做中學,體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珍惜腳下這塊土地,就像他們蓋涼亭的精神一樣,不畏風雨,堅持下去。

新聞來源:民視新聞網

嘉義縣長訪視校園環境美化績優學校 
2007-07-11 15:00/資料來源: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長陳明文十一日訪視六腳鄉蒜頭國小、朴子市松梅國小及義竹鄉光榮國小三所獲得校園環境美化及環境教育永續考評的績優校園,對於學校在環境景觀的用心 表示嘉許,但也希望各校能夠落實「學校社區化」理念,未來,學校不只是學校,白天,是學生上課的地方;下課後,還能提供給社區居民使用。

嘉義縣政府教育局表示,嘉義縣中小學校園環境美化考核自九十六年元月一日起分三年實施,每年考核一次,這次計畫結合「校園環境美化考核」及教育部年度環境 教育「綠色永續校園」遴選,考核指標依據校園建築景觀(20%)、校園綠化植栽(20%)、裝置藝術(20%)、環境教育永續校園(40%)及學校特色 (10%)五項評分,全縣四十九所國中小,分為東西南北四區國小組及國中一組評選。

陳明文在教育局長洪嘉文的陪同下訪視,參觀過蒜頭國小校園環境後指出,校區的景觀整理得很不錯,但綠美化不夠,且隔一條大馬路就是民宅,他建議校方的圍牆 採「穿透式」作法,成為「無圍牆學校」,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拉近與社區的距離,更讓學校的各項社設備發揮更大的功能,上課給學生,下課給社區。

隨後轉赴朴子市松梅國小及義竹鄉光榮國小,松梅國小分獲本次考核兩項特優,不但校園環境清幽,並致力於環保節流工程;而光榮國小更是打破老舊學校就無法落實綠美化環境的迷失,校園內處處可見師生的巧思。

本次考核成績,在校園美化考核部分,國中組特優是大林國中、優等為忠和國中;國小東區特優是樂野國小、優等為永興國小;國小西區特優為松梅國小、優等是蒜頭國小;國小南區特優是社口國小、優等為光榮國小;國小北區特優是梅山國小、優等為平林國小。

環境教育永續部分,國中組特優是大林國中、優等為忠和國中;國小東區特優是新美國小、優等為永興國小;國小西區特優為松梅國小、優等是文昌國小;國小南區特優是社口國小、優等為和興國小;國小北區特優是美林國小、優等為平林國小。

新聞來源:PChome新聞

白河國小蓮池 獲選國家濕地 
2007-06-15 00:00

【本報白河訊】台南縣白河國小將近百坪蓮花池改造為蓮塘淨水濕地,回收廚房廢水,淨化後成為美麗生態池,並做為校園澆灌用水,獲內政部初選評定為三十五處地方級國家濕地之一,也是全國高中職以下學校唯一國家重要濕地。

白 河國小校長盧士成昨天表示,蓮塘淨水濕地原是蓮花池,九十三年間利用教育部補助的永續校園經費,將蓮花池改造為生態濕地,透過天然的淨化作用,每天回收約 三公噸的廚房廢水,化為大腸桿菌指數為零的淨水並再利用,除了達到環保、教學及綠化校園的公園,更省下可觀的澆灌用水。

蓮塘淨水濕地將廚房使用的廢水引到油水分離池,然後把水抽到沈澱池,沈澱後的水再排到地下水流系統,利用軟石、粒石、廢棄植草磚及建築廢料淨化水質,表面上鋪上蚵殼,隔絕水與空氣接觸,讓細菌缺氧而死,無法滋生。

盧士成說,原先擔心會有臭味,沒想到利用自然的淨化方式,無任何臭味或異味產生。地下水流系統的水再留入種有布袋蓮、荸薺、空心菜等水生植物的表面水流系統,水生植物吸附有氧源,避免水質有氧化,接著水排入生態池,並做為校園澆灌用水。

白河國小的蓮塘淨水濕地雖然不到百坪,卻營造成小而美的環保、教學用生態池,獲教育部推薦參加內政部「國家重要濕地」選拔。盧士成說,能夠獲選為地方級國家濕地,是對該校落實生態、環保教學及水資源再利用的肯定。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親師生合力 保長國小「生生不息」 
2007-03-23 00:00

【記者高燈立汐止報導】去年底即施工的台北縣汐止市的保長國小校內的生態池,在荒野保護協會的指導,及該校親師生及企業代表合作下,在人工生態溝渠挖完後,種下耐潮的植物,及鋪上石板步道,昨天宣告完成,並讓保長國小生態環境生生不息。

該 校校長李新俊表示,因為學生的參與,才能讓學生認識環境、愛護環境,以達生態教育的目的;去年保長國小在獲教育部永續校園的補助七十萬,和企業宏正科技的 六萬元贊助後,即結合社區及社團資源,興建校集雨措施(即雨水回收系統),形成地底的「水撲滿」,並於水撲滿上方營造生態池,及闢建生態溝渠。

李新俊說,為了讓物種豐富而多樣性,該校的教導主任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成員黃劭芸,及總務主任程一民,及多位家長都曾參與荒野研習活動;因而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朱道興老師,到校指導協助。

該校教導主任黃劭芸說,保長生態池完工後,將讓學生持續觀察生態的變化。荒野協會的朱道興也帶來六十幾種植物,包括台灣保育類萍蓬草、大安水蓑衣、碎花棋盤腳、荸薺、野菱、水芋……等六十幾種水生植物,種在生態溝渠旁,讓此一生態工程完美呈現。

黃劭芸說,在遍植水草後,後續將營造水生植物昆蟲生態,讓小朋友從生態鏈的循環中,認識豐富校園多樣物種外,也讓小朋友了解,並為愛護地球資源,作水「水撲滿」的節能措施,讓小朋友體驗大地資源的重要。

家長會長楊靜蕙也帶著全家和其他家長近四十人,參與校方生態營造工作;為讓生態能獲得充分的陽光,該校副會長王適山也手持鍊鉅爬上樹端,從事疏枝工作,俾利陽光映照水生植物,以利其生長。

陶藝家也是家長的蘇銘德,也專程到汐止市的保長坑溪搬運溪石到學校布置生態池。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冷天插秧 學童體會耕耘苦
2007-03-06 00:00

【記者高燈立汐止報導】由台北縣汐止市崇德國小規畫主辦的「台灣農村曲」系列之一的插秧活動,昨天在該校展開;主辦單位也邀請二位「播田」專家沈春和和呂芳泉,到校指導學生插秧。

本 身也是雲林縣土庫出身的農家子弟校長林文生說,和指導老師一起指導學童插秧,並由導師陳淑滇和學生一起在寒冷天氣裡,踩著稻田冰冷的泥漿,讓他們體會耕耘 辛苦,及體會米食得來不易。林文生表示,此一活動主要是希望讓孩子體會農夫實際操作農事的辛苦,更要讓學生了解從插秧到長滿稻穗的過程逐一觀察,從做中 學,體驗自然及農業知識;而校內稻田灌溉使用水,則以「水撲滿」的水使用。

校長林文生說,「水撲滿」是永續校園的工程之一,校內目前建有二個水撲滿,而這二個水撲滿,等於是在學校空地的地底建造蓄水庫,讓校園永不缺水,這二個水撲滿則有二百一十噸的容水量,幾可讓校園外用水不虞匱乏。

該校教務主任張文斌說,這次小朋友所種的水稻,將會讓他們持續觀察到收割,讓小朋友了解水稻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時更可在多元學習領域中,獲得教學效果。

昨天,小朋友在寒冷的天氣裡,第一次體驗插秧,踩在田裡的泥漿中,幾乎都站不穩;他們認為農夫可以在爛泥中彎腰插秧,而且走得很順,實在了不起。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