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 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市:遠流。

 p.49-50
公部門的行政法規與地方團體的組織結構-
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推動,有賴於各類型的社區組織,包括社區發展協會、大樓或社區管理委員會、地方的基金會、文史協會、文史工作室及藝文團隊等,這些社區團體各有不同的組織型態及目的宗旨,由於過去主管單位一向由上而下進行政策指導及下放資源,一般來說對於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遂須要予以觀念的調整,及組織架構的訓練,主要還是在於民眾參與制度的建立,並且要有良好的行攻法規,獎勵輔助其發展,以社區工作的自主參與做為考核的績效,公平性的進行資源的供應。

p.57
台南縣政府認為社區總體營造,必須從地方特色出發,透過營造的過程,激發與結合地方文化力量,使文化工作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一政策創造台南縣文化新氣質,也已成為該縣的施政重點。

p.93
台北市政府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係全國所有縣市首創,希望落實市民參與社區營造,透過空間專業者的管理經營及創造能力,合作創造「小而美」的社區,徹底實踐城鄉新風貌。「社區規劃師」的基本特質,是一種服務職的角色。介於政府與民眾之間,以處理公共空間的議題為範疇。

p.149-150
災後重建政策與社區營造-
九二一震災這種大災難則是對永續性的嚴重破壞,社區本身應借此機會重新認識社區所擁有的資源,並借此加強社區永續的能力。
災後社區重建可分為長程、中程、短程三個部分:
‧短程目標:安定居民生活,再造家園。
‧中程目標:探尋社區特色,社區組織運作機制之建立。
‧長程目標:凝聚社區居民意識,創造永續生活環境。

p.157-160
災後重建工作執行情形
1.防災安全
2.學校重建
3.就業輔助
4.交通重建
5.產業發展─
‧觀光產業
‧農業
‧商業:推動「九二一商業活動重建四年計畫」,以辦理商圈活化之輔導、特色產業之輔導等等。
‧製造業:成立協助企業災後重建服務團;協助企業取得災後重建基金;加速災區產業重建,促進業者投資意願。
6.都市地區更新
7.鄉村地區更新
8.農村聚落重建
9.原住民聚落重建
10.心靈重建

p.(173).268
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總體營造之所以能夠結合各種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加入,最主要的原因應在於社區總體營造是造人的運動,其過程是一種社會改造工程,所呈現的公共服務議題,與各非營利組織「維護社會價值提供社會服務、啓發觀念、改變行為、提昇人的身心品質」的特性不謀而合。再則社區總體營造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公眾參與的特性,亦與非營利組織關注弱勢族群,對社會大眾提供服務的理念一致。所以文建會於八十三年十月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以來,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便逐漸結合各種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加入,在各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中分別扮演重要角色,形成第三部門的陣營,深信在社區總體營造未來的發展中,非營利組織之影響與表現將更受到重視。

所以,各種專業人才、文化事業人員以民間組織之型態,紛紛加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與社區民眾一起面對生活環境中的挑戰。

p186
柯崑城理事長(台南市金華社區)─
政府自民國五十四年開始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三十多年來政府沒有做好人才培養的工作。我們的產業、文化如何來提升都沒有專家來指導,因為這方面的專家很缺乏,雖然我們之前有很多觀摩團體來觀摩,我們和他們談的過程裡我發現大家對社區的認識都不夠。

p189
林奠鴻理事長(宜蘭縣大二結文教促進會)─
社區營造是一個造人的計劃,為什麼要造人,因為我們覺得人愈來愈不可愛要來改變他們的心態,這個環境是因為現在經濟發展,社區內的公共空間已經慢慢喪失掉了。
人力嚴重不足,要社區文史工作者的協助,但是這個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資源落到專業團隊而不能真正落到社區工作者的身上,那社區工作者有時候做很久又沒有辦法得到政府的各項資源,各而把這些資源都落到專業團隊的身上,那專業團隊執行完這個計畫的時候,他可能必須又要去執行另一個計劃,他們走了以後一切又回到原點。

p191
謝淑亞鄉長(雲林縣古坑鄉)─
古坑鄉每個村莊有其特色,但是如何把他的特色轉化為一個賣點,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社區的工作者好像沒有跟生活結合,而且和就業要結合。我們目前在做社區的人都是使命感結合,可是這不是一個長期的作法,所以怎麼跟我們國家資源做一個結合。
勞委會有很多的資源,怎麼讓它跟我們的產業文化真的把它落實起來。勞委會有職訓局,他們訓練出來的人才,我們的企業要嗎?那裡有那麼多資源,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它稍微轉換一下。

p194
林明溱鎮長(南投縣集集鎮)─
社區總體營造要作的好,一定要從基層的鄉鎮公所帶動。

p195
張鴻銘鎮長(南投縣埔里鎮)─
如果社區總體營造沒有和經濟活動結合在一起,要永續經營實在因難。
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如果真正有地方人士自己來參與,這活動就能夠永續經營,像宜蘭的玉田社區,作一下子就沒有了,所以希望能和經濟活動結合,才不會作了以後不知道到那裡吃飯,如果推動活動的同時有經費可以賺,那才可以永續下去。

p203
林邦珍先生(台中縣霧峰林家花園代表)─
我們剛剛談到社區總體營造,都集中在人跟人之間的層面,經常忽略他其中還有很多,包括文化,人文的文化、政治文化、產業文化、農業科技文化,這些我們都沒有融入,我在想這些應該也是總體營造很主要的部份。

p207
陳東松課長(彰化縣埔鹽鄉公所民政課)─
在整個社區運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活動的配套,所謂社區總體營造活動的內涵是否有涉及在地人的思考、觀感、文化以及屬性,是否有融入到裡面。

p209
謝榮祥鄉長(屏東縣三地門鄉)─
有關人才培育的問題,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我們地方上常常有種狀況就是我們需要規劃,可是地方上卻沒有這樣的人才,因為我們即使有受過教育的青年,但不見得有規劃的能力,因此必須透過學者或是顧問公司來協助我們設計。因為我們本身沒有學過這些東西,而地方上又不懂得如何去做,所以我們相信他們的能力,可是他們對於我們原住民文化並不是很認識,甚至不瞭解,以致他們所設計出來的東西都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因而遭受到老百姓的指責與責備,甚至成為一種障礙,這是我們一大困擾。

p212-216
明立國教授(南華大學)─
基本上我把「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視為理念模型或是整合性的思考模式,甚至於一套操作模式。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在哪裡?我覺得現代人在工業文明之後,人的思考模式變得太分工化,以統形心理學的觀點來說,一加一,部份相加不會於全部,所以我覺得社區總體營造是一個整合性的思考模型、理念模型與操作模型。藉著這樣一個思考模型,雖然社區很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社區裡什麼事情都有,可以包含所有的項目,因此我們已經看得出來現在中央各部會都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
我覺得社區總體營造的這個詞彙的概念可以像是一個符號一樣,把很多相關的東西統會在一起,可是方才經過陳其南教授一談,我忽然又覺得他好像有矛盾的地方,而我也有應該注意的地方,所以我可能要回到文化當中每一個地方都有其專業領域,有些部分可以全民參與式,有些剖分不能全民參與,比如說是雕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好雕刻工作的。

p228
鄭水萍先生(行政院文化資產委員會委員)─
大陸他們在各城市設有一個社科院的組織,其組織中有專業者,並將一些民間的文化工作者拉進來,雖然不一定是文史工作者,但是賦予一些等級,甚至有退休制度。它應該有整套的法則規定,它把民間不是學院類的,等於是學院外的包括匠師等等,利用社科院整個統合在一起。我認為這個機制是他們社會所因應而生的,我們若要體制化的話,在做這方面的設計時不妨可以參考。

p230
伊斯坦達霍松安那布先生(台東縣布農文教基會代表)─
社區總體營造所要造起來的,它絕對不是特別要提出我的特色,提出特色幹什麼,其終期目標絕對不是觀光,特色只是資產之一而已,我們所要的只是居民的意識,而這個意識絕對是透過教育來的。

p264
由於專業規劃團隊普遍具非在地化之特性,以致在規劃過程挾帶專業知識,以主導地位組織與動員社區居民,一旦完成規劃工作,規劃團隊退出社區,社區居民頓失依靠,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亦陷於停擺。又外來規劃團隊,為取得地方資訊與蒐集地方意見,往往透過與地方菁英份子互動,使得社區意見的收集侷限於菁英的觀點,造成規劃盲點,以致規劃方案在缺乏大多數居民認同下,後續維持管理工作將面臨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