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0 00:00

傳統內需外銷旺季的四月,景氣燈號卻再退回有衰退之虞的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更狂瀉五分,想必民眾會對台灣經濟更加憂心。

不景氣談了好多年,人人都抱怨經濟衰退、景氣不好,日子變窮了,但是抱怨的聲音多,真的願意下決心衝破困境的聲音卻少;人們工作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碰到辛苦的工作就閃人;有愈來愈多的人變得毫無承受挫折壓力的能力,「愛拚才會贏」淪為口號。

大家常拿這些形容七年級以後的世代,泛稱「草莓族」,但是我發現,台灣普遍也陷入草莓化。

現在的台灣人抱怨生小孩養不起,我卻發現有很大的因素是,不想犧牲自己的享受,而非如一般的物價太高、才藝班太貴觀點,試想,我們的上一代窮爆了,還不是用微薄薪水把孩子養大了。

當年企業主披荊斬棘,成功後卻淪於安逸、畏首畏尾,碰到台灣在全球世界體系分工轉型,卻不思讓企業轉型,反倒拋下員工,逃到人工更便宜的中國大陸、東南亞去繼續所謂的傳統,面對困難就逃避、碰到壓力就被壓垮,這不就是草莓族是什麼?

台灣的草莓化已不是單一世代的問題,而是全社會的通病,很可能是富裕後的高生活標準,讓人無法承受低經濟發展時期的高通貨膨脹和物價,是太平久了,人民的一種惰性表現。

曾只吃地瓜籤粥、每天工作十六小時,只為了把家撐起來的台灣「水牛精神」,已經失落了,經歷過淹腳目的錢潮、股市萬點奇蹟、MIT世界第一後的台灣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在世界上的角色被取代,不能接受必須努力重新來過的現實。

或許,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沒把台灣打垮,並沒有想像中的幸運,南韓和泰國被打垮後,逼得舉國上下痛定思痛、攜手打拚,如今泰國成為觀光大國,泰國菜在官方支持下行銷全球,南韓則靠數位經濟、文化經濟稱霸世界和亞洲,國民所得大幅翻升。

就連日本,也在苦撐十年的經濟泡沫化後,逐漸復甦。香港四公子之一的蔡瀾,曾在香港因為「九七大限」讓樓價狂跌、變窮那幾年時,對香港人喊話:「過去香港人賺了這麼多,也存了不少老本吧,拿出來支撐一下眼前的不景氣,總該過得去吧!」果然,幾年後香港復甦了。

台灣正面對轉型的陣痛,可是上一輩中有許多人,其實擁有相當穩定的生活,領月退俸的廣大軍公教人員,不事生產卻領得比許多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多,怎麼會窮?還有很多人過去賺飽了,如今其產業沒落了,卻存著大筆鈔票捨不得花,反而跟著喊窮,不想盡己之力幫助改善經濟。

台 灣經濟發展雖患不均,但我相信絕對不至於活不下去,台灣社會裡很多的窮是習慣享受,是富裕社會把眼界養高了,追求欲望(非必需品或名牌)的心態強烈,不想 降低生活水準,而且每天看著媒體報導社會名流超奢華生活,讓大家不知不覺把生活基準線調高了,試看,領最低工資的外勞,可以把錢寄回家蓋房子,為何我們卻 成天喊窮?

台灣實際位於貧窮線底下的人口並沒有增太多,是人心的草莓化,不思應變之道,放棄尋思自我改造提升的可能性,任性的硬要規定社 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也就是希望繼續賺上世紀七○到九○年代的容易錢,心態落差的無法調適,加上比上不足的相對剝奪感,才讓我們變窮了,指責政府、怪罪 世界經濟及中國大陸等,統統是不想努力的藉口罷了!

這才是台灣經濟問題的所在,宏觀(社會)有不景氣,微觀(個人)只有不爭氣,認不清這個現實,不早一點開始努力的話,無論搬到那裡住,都很難在未來全球競爭時代活下去。

王乾任(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