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6 09:45:51 彭群弼
 
前兩年最夯的電影:「明天過後」以及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所拍攝的「不願意面對的真相」,都在凸顯地球暖化的嚴重。但回到現實生活裡,暖化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了嗎?科學家又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盛夏季節,各地都是高溫炎熱,特別是如果不開冷氣,晚上睡到半夜,被熱醒的感覺很不好受,根據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以台北市為例,夜間平均溫度,在過去幾年,快速攀升了兩度之多。

大水沖倒的龍王廟這句話,今年暑假在台中市應驗:負責天氣觀測的台中氣象站,觀測降雨的儀器,被颱風帶來的豪雨給「淹沒」了!在降雨最劇烈的兩個鐘頭內,有一個小時沒有資料!

酷暑,暴雨,乾旱的新聞,每天都可以從外電中發現。台灣地區,從兩千年之後,也出現了降雨的明顯變化,由氣象局及學術機構共同舉辦的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兩天的議程當中,以雨量為主題或者引述資料發表的論文,超過一半以上。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毫米,但是雨量多寡,不同的年份,差異可能高達兩千毫米!因此雨量一直是台灣地區研究氣候變遷重要的觀察指標。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表示:觀察降雨,不單只是要看劇烈的降水,所謂的綿綿細雨,「下小雨」的現象,近幾年快速減少,是非常值得重視的警訊。我們認為小雨的減少整個亞洲都應該非常擔心問題,過去只是注意到,沒有與乾旱問題,沙漠化問題,都應該連接在一起,讓大家瞭解到如此巨大的影響,並希望找出原因,這個原因,我們已經擔心了五、六年,到現在還是不瞭解,其他國家小雨只是減少一點點。

劉紹臣教授分析,小雨是土壤保持濕潤的主要因素,小雨少了,乾旱的危機會出現,更嚴重就是沙漠化。
舉辦奧運的北京,空氣品質不佳,感受到黃沙滾滾都是沙漠化的現象。

至於劇烈降水,根據最新的統計分析,也觀察到相當驚人的數字:2000年之後,比1961年到71年的十年間,每年出現:每小時雨量超過10毫米的劇烈降水 天數,足足多了一倍!觀察過去45年的統計,越接近現在,上升的幅度越快!時雨量超過十毫米,或許聽起來沒什麼,但是一天下來如果持續,就有兩百多毫米, 很容易成災。但實際上,最近幾個颱風,都出現時雨量破百的驚人數字。

因此必須要加以重視統計上我們確定大雨不是偶發現象,有95%的信心會出現一倍以上的大雨,這跟過去很不一樣,其他國家做大概只有增加30%,40%,他們不擔心,但是我們增加一倍!我們有70%,80%的把握,是氣候暖化所引起。

因此劉紹臣認為:一旦出現下豪雨的天氣條件形成,例如颱風,西南氣流,雨量會比以往多上一倍,很多事情的思考,就會完全不同,從氣象預報,到防災防洪都必須 重新評估每次要來大雨,我告訴你會比過去多一倍,那要重新考慮,全球變遷會越來越厲害,現在是一倍,那以後呢?從前採用百年或兩百年一次的防洪設計考量, 必須要改變,也就是我們的水庫,水壩的安全設計係數,都得要調整。

「明天過後」的電腦動畫雖然很誇張,但也忠實反應出人們對於劇烈天氣的恐懼。現實生活裡,氣候變化的腳步究竟有多快,或許從科學家的發現,值得大家警惕,如何減緩全球暖化,的確刻不容緩。
新聞來源:


靠近台灣的颱風 越來越強!
2008-08-26 12:45:13 彭群弼
 
 
受全球暖化影響,台灣地區出現「極端天氣」的機會增加,觀察颱風的狀況也發現,從2000年起,強度在中度以上,進入台灣周邊海域或侵襲台灣的情形,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部分颱風侵襲也帶來大量的降雨,成災的威脅增加。

但同一時間,威力屬於輕度以下的颱風,卻有持續減少的趨勢。至於為何颱風頻頻找上台灣?強度為何增強?學術界目前尚無定論,還需要研究。初步看法包括:太平洋高壓西伸,赤道海溫增高等等。

颱風是台灣地區每年天災的主要來源,根據氣象局長期預報課長賈新興上午在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所發表的研究指出,從兩千年開始,接近或侵襲台灣地區的颱風,數量增多,而且,強度在中度以上的颱風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比較1992~1998年以及2000~2007年兩個期間,位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強度為中度颱風的數量,從75個增加到95個,強烈颱風的數量相當,分別是24個以及23個,中度以上強度的颱風,佔全體總數的比例,從53%上升到61%。不過,同一時間,颱風的總數則是呈現減少,特別是輕度或熱帶性低氣壓,等強度低的颱風數量則是呈現減少的趨勢。

此 外,根據颱風的路徑,賈新興以美軍颱風警報中心所記載的路徑,以颱風中心通過東經119°E-125°E,北緯21°N-26°N的區域範圍內,定義為侵 襲台灣,觀察兩個時間範圍內,92~98年進入侵襲台灣範圍內的颱風有26個,但是兩千年起,卻一口氣增加到50個!至於強度在中度以上的侵台颱風,也從 18個大幅增加為35個。

換言之,兩千年之後,侵襲台灣的颱風數量增加,強度也增強,可能帶來的危害相對也增加。根據中研院劉紹臣教授前一天所發表的研究也指出,颱風帶來劇烈降水的現象,現在比過去增加了50%。

但為何兩千年之後,颱風來得又凶又多?對此,科學界還有待進一步分析,初步看法包括:太平洋高壓勢力向西伸展,導致颱風在菲律賓東方海域生成的數量增加,路徑也偏西。其次,也有學者研究認為: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海溫升高,間接影響了颱風生成的樣貌。
新聞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