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六)
捷運市政府站
時間:9:30 – 17:00,360度的發現劇場 / 台北探索館 @ 台北市政府。
『發現劇場』就是模擬建構一個以『人』為主,在其日常生活範圍所看到的人、事、物的真實『環境』,在本劇場內,必須藉由360度的銀幕,以凸顯視覺、燈光與音效等效果,營造出與真實環境中視野所見的景象,帶動觀眾一種親身體驗的感受。
*每場次容納114位,另備2位身心障礙輪椅座位。


6/14(六)
捷運市政府站
時間:14:00-16:00,文化培養與灌溉-林懷民。
地點:國泰金融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9號。

圓山站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夜間開放時段:週六17:30至20:30免票參觀。

展覽主題Archilab: 建築實驗室
本展囊括了法國中央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最具代表性的素描與模型,展出250餘件作品,向世人介紹一九五○年代至今,建築與城市在實驗發展上的脈絡概要。作品共分13個主題:「網絡城市 Network City」、「移動城市 Mobile City」」、「汽泡城市 Bubble City」、「傾斜城市 The Oblique City」、「巨型建築 Megastructures」、「幾何城市Geometric City」、「未來式城市 Futuristic City」、「建築機器 Machine Architecture」、「解構 Deconstruction」、「互動建築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非標準建築 Non-Standard Architecture」、「1990-2008」、「藝術家 Artists」

六○年代,歐洲興起了「激進建築」的運動,旨在透過理念與藝術創作,超越建築原有的尺度與規範。這些建築激進派包括「建築電訊」、「超級工作室」、「豪斯陸克團體」與「建築伸縮派」,他們所進行的案件,小到私人住宅,大至都市計畫;建築在此已不僅是單純的建物,而是一個持續變動重組的環境,呼應時代的脈動。藉由紀德博的「心理地理學指南」(1957)與「建築電訊」的「即時城市」(1969),本展以「移動」的觀點揭開序幕,呈現一個無常、遊牧的烏托邦城市,隨著不斷的往來與迭起的事件,向前推進。自五○與六○年代起,歐洲建築界開始探索「移動」的各種可能;在「移動城市」的主題中,根據艙房的模組、增生、集結性,啟發新的空間定義。首先響應的是艾歐尼爾.尚恩的塑膠屋,接著是巴斯卡.豪澤曼、尚內亞克與安提.羅維格,他們用單獨的艙房元件彼此組合,形成一個持續改組的都市聚落。

而像「氣泡城市」這類無地基的有機模組建築,則以「氣泡」作為主要特徵。其中,大衛‧喬治‧艾默力希從形態學切入,在可充氣式的建築發展演進裡,研究結構的張力;同一時期,「氣體」建築在歐洲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奧地利的「藍天組」、法國的烏托邦團、英國的亞瑟.。然而,所謂的「移動」,同樣也適用在居住者的身上,因此「建築原理」(克勞德.巴宏與保羅.維希,1963-1968)主張一種動態的建築,在「傾斜的都市」裡,藉由斜面與坡道打造一個可以提高「居民流量」的系統。早在1958年,為了因應現代都會主義所興生的危機,尤納.弗萊德曼設計了一座「空中城市」,高高棲踞在支架上,居處以三度空間的立體結構,拓生為數層。此外,六○與七○年代亦是「巨構建築」蓬勃發展之際,這類建築可以無限擴展,依循模組原則,運用開放的架構自由安排(例如:胡特與多明尼克雙人組)。這些作品運用系統形式 - 例如都市格狀結構 -來找尋一種人人平等的空間組織;此種理想適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在尚.雷諾帝或芮妮.蓋爾胡斯特兩人結構繁複的「幾何城市」裡,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八○與九○年代,由於「解構」概念的出現,提升了建築的功能,在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的影響下,一些美國與歐洲的建築師,像是庫哈思、彼得.艾森曼、莎哈.哈蒂、屈米和丹尼爾.李伯斯金,均強調設計的理論與概念層面。經此解放之後,建築師們紛紛再次運用「事件」的觀念,以及形式與時間上的「斷裂」,進行一種語言的探索。解構之後,我們將眼光放在數位工具帶來的各種可能。新一代的建築崛起於九○年代末期,造就出「智慧型」建築,既互動(以NOX、荷蘭的ONL為代表),又能自元素的動勢與張力中,生成形式(以Asymptot, KOL/MAC LLC為代表)。多虧今日的電腦繪圖技術與迅捷的模型製作機器,才能產生新的設計與製作程序。源自工程、生物、基因領域的複雜拓樸空間,正在改寫建築,將其轉化為一種動態的形式,讓建築不僅存於物質現實與可能潛力之間,鼓勵使用對象的彼此互動,更能考量到所有不同的環境、生態與微氣候因素。

展覽主題以色列建國60年紀念-國家的誕生:保羅˙高曼&大衛˙羅賓哲攝影展丹˙雷辛格設計展
為了慶祝以色列建國60週年,本館與駐台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舉辦本次聯展。本聯展分為「攝影」與「設計」兩部分,攝影展介紹兩位以色列報導攝影大師保羅‧高曼(Paul Goldman, 1900-1986)與大衛‧羅賓哲(David Rubinger, 1924-)的作品。高曼與羅賓哲同為以色列國家級的攝影家,他們用鏡頭紀錄關鍵的歷史時刻與政治人物影像,架構以色列建國的史;也拍攝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政治人物輕鬆的私人生活,例如高曼曾經近身拍攝以色列第一任總理大衛‧本‧古里昂(David Ben-Gurion)在海邊表演倒立的作品,呈現政治人物幽默的一面。

設計展介紹以色列最重要的設計家丹‧雷辛格(Dan Reisinger, 1934-)的作品,雷辛格是以色列最重要的設計家,也是國際設計界知名的藝術家,他的設計語彙簡潔、明快與自信,完美結合了形式、色彩、功能等創作要素。他的設計作品由三種顏色組成:孩提時在納粹政權迫使下佩戴的六角星的黃色、俄國解放軍軍旗的紅色,與以色列天空的藍色,這三種顏色貫穿他全部的作品,洋溢著自由與活力,充滿著激情與創造力。從他的大量作品,更可以看到東西文化碰撞後的絢爛火花,及中東文化與國際間的多元對話。
---

士林站,1號出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夜間開放時段:每週六17:00至晚間20:30,夜間開放時段免費參觀。
展覽主題:印象畢沙羅: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國寶總動員」影片放映其他展覽
民眾可自士林捷運站搭乘直達故宮展廳的紅30公車,為配合故宮夜間開放,紅30亦將延後至晚間21:00自故宮收班
(紅30、255、304、小型公車18、小型公車19、假日休閒公車101,在故宮站下車(至善天下)

6/15(日)
民權西路站
活動名稱:大稻埕文化逍遙遊 | 大稻埕逍遙遊
時間:8:00-12:00
集合地點: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225巷,慈聖宮廟埕。
◎走訪景點:慈聖宮、大稻埕教會、鹽館、錦記茶行舊址、港町文化講座舊址、李臨秋故居、海關博物館、稻新街、法主公廟、大安醫院(今義美)、有記名茶、波麗路西餐廳、台北霞海城隍廟、永樂市場。
報名電話:(02)25586146。
部落格:葉倫會的部落格 - :: PIXNET BLOG ::。
===================================================
霞海城隍廟-求姻緣好所在

大稻埕水岸專車】免費搭乘半年:97年1月25日至97年7月25日。
行經路線為:中山北路二段-南京西路-承德路一段-長安西路-西寧北路-民生西路-中山北路二段,銜接捷運雙連及中山兩車站。營運時間由上午7:00至晚間9:00,每日尖峰為15-20分鐘一班,離峰為30-40分鐘一班。

西門町商圈專車】免費搭乘半年:97年1月5日至97年7月7日。
行經路線為:中華路1段-成都路-昆明街-忠孝西路-西寧北路-市民大道-中華路1段單循環動線。每日尖峰(下午4:00至晚間9:00)為15-20分鐘一班,每日離峰(上午07:00至下午16:00)為固定16班次。
===================================================
6/15(日)
中正紀念堂站,1、2號出口
楊英風美術館,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2段31號 (02-2396-1966)。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11:00~17:00
展覽主題:揚英風觀點

中山站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當期展覽: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反常-克利斯瓊‧拉夸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10:00至18: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