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1 13:06/劉怡伶
吳園藝文館
與板橋「林家花園」等名園並稱國內四大名園的台南市「吳園」,經過三年的整修,蛻變成「吳園藝文中心」,獨特的地下室拱型展場,呈現日據時期的建築魅力,區內還有極具江南風的中國式排屋與難得一見的四角涼亭,為台南市最具歷史紋理的老市區再現風華。

「吳 園」 是販鹽致富的吳春貴、吳尚新父子在道光年間收購荷蘭通事何斌的庭園舊址,園內池水台閣、奇花異木,俗稱「樓仔內」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 「萊園」並稱為台灣四大名園,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如今只剩假山、水池、閩南平房及四角涼亭、六腳涼亭、石砌廊道等,但已足以窺見當年的風貌。

日治時期日本人經常向吳家商借作為宴會場所,後來受迫於政治勢力,只好賣出一部份土地闢建成「台南公館」,這也是台灣最早創建的公共集會功能的建築。
前 棟洋樓造型優美,極具本土風格的中西合併,公會堂內部三角形木造屋頂,保持原汁原味,周圍牆壁以台灣檜木作音響的擴散板,表現出沈靜悠遊;台南市政府文化 局將內部規劃為音樂廳、展覽館、還有拌手禮美食購買區,戶外圓形劇場及咖啡茶飲,可以讓遊客細細品味古都的沈靜及悠閒。
市府特別結合台南藝術大學、台南科技大學、屏科大及中華藝術學校,將以接棒方式舉辦展演活動,讓「吳園」的芬芳伴隨現代藝文活動源遠流長。

日人個子小 柳屋可見證
2007-07-09 00:00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吳園藝文中心的日式木造建築「柳屋」,是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食堂,狹窄壓迫的空間,或可見證當年日本人身材的確不高。

柳屋建於日本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年),當時是食堂,大門高度不到一百八十公分,走進屋內,以現代人眼光來看,空間格局狹窄,卻能反應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人的身材。

據說早年日本人不高,可能和原住民蝦夷族有關,二戰前奧運在德國柏林舉行,看過紀錄片的人,也多驚訝當時的日本人身高不突出,不像二戰後「混血」的日本人高大帥氣。

柳屋座落在吳園旁台南公會堂的左側,從民權路旁看,是座二樓的建物,但從吳園內側往上看,則是棟三樓的建築;事實上,柳屋的結構是木柱樑系統,四周以雨淋板牆壁圍封,柱、牆與地面接觸部分砌磚為座,屋頂鋪設水泥瓦。

來去台南/吳園 荷據時期的鄭家軍情報站
2007-11-01 10:42/記者王以瑾/台南報導.攝影

吳園最早是何斌的住宅,何斌是何許人也?後人也許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他卻是影響台灣命運的關鍵人物,要不是他帶著荷蘭人在台江內海部署的情資獻給鄭成 功,鄭成功不見得會攻打台灣,就算出兵也不見得能打勝仗。吳園內小水塘波平如鏡映著週遭亭台樓閣,天上的白雲在池中緩慢游移,寧靜得彷彿與園外的紛擾全然 無關,但當年這裡可是何斌的宅邸碼頭,何斌登船那一刻,台灣的歷史也跟著改寫。

吳園原本的範圍大約是台南市公園路、民族路二段、中山路圈起的三角型,現在這個地方是台南市的中心,離海好遠,必須經過西區、安平區才到海岸線,要說這裡以前為臨海區域,實在很難想像,但這就是台江內海300年的演變。

吳園內的小水塘以前是何斌宅邸的碼頭,他在這裡上船,經德慶溪通往台江內海,跨越黑水溝(台灣海峽),一路直奔廈門為鄭成功獻圖獻策。

何 斌可以說是個成功的間諜,他原是鄭成功父親鄭芝龍舊部屬,後來到東印度公司擔任通譯也兼任會計工作,但他早和鄭成功暗通款曲,私下為鄭家軍徵收貨物商船等 稅,被荷蘭人發現後,他在1659年(明永曆13年)逃離台灣,並將多年蒐集來的台江內海港道及荷蘭軍隊部署情況上呈鄭成功。

有歷史學家認為,何斌的情報及完美的攻打策略,是促成鄭成功攻台最重要的關鍵。

(圖/蓋在原吳園土地上的「柳屋」,是日據時代的高級餐廳。王以瑾攝影)

吳園最早是何斌宅邸,但也許時間久遠,何宅資料付之蹶如,倒是吳尚新用了同一塊土地後,吳園成了全台名園。

吳尚新是清朝時做鹽買賣的富商;清朝在1888年(光緒14年)成立「鹽務總局」,並將部分業務委由民間商人辦理,不少人因此致富,吳尚新是其中之一。

吳園為台灣四大名園,其他三大為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由保留最完整的林家花園格局想像,吳園想必精彩萬分,甚至更勝一籌;根據資料記載,吳園是仿漳州城外飛來峰的形勢,以現地地形,巧妙的借景手法佈置成壯闊山水,庭園內遍植奇花異卉,好似人間天堂。

吳 家為府城首富,庭園佈局之精巧又號稱甲於全台,當時流行著一句諺語,「有樓仔內有的富,也無樓仔內的厝;有樓仔內的厝,也無樓仔內的富。」當地人習慣稱吳 園為「樓仔內」,這句諺語說白一點就是,「就算像吳家這麼富有,也蓋不出那麼漂亮的房子;就算房子和吳家一樣漂亮,也沒有吳家那麼有錢。」吳尚新的財富和 精緻的宅邸,可以說是獨步全台。

(圖/現在的吳園雖然是舒適的休憩區,但已很難想像當年風華。王以瑾攝影)

可惜所謂的吳園,經過170年歲月,現在只剩不知重建幾次的「仿飛來」假山、水池,以及一排閩南式的平房、兩座涼亭,而這個唯一和當年富甲天下時空相連的建築還侷促地擠壓在遠東百貨的現代高樓大廈旁,過去庭園有多麼巧妙,只剩這麼一角實在很難想像。

吳園無法留予後人欣賞,是日本殖民政府肇的禍;當時的統治者見吳園優雅,每當有集會或需辦理宴會時,經常洽借吳家,並在1908年(明治41年)選定此地為籌建公共聚會地點,吳家子孫受不了政治壓力,終於變賣部份吳園土地。

台 南公會堂就在原本吳園的土地上起建,1910年動工,正好趕上日本建築師大量採用歐洲建築語彙的年代,工程進行得很快,隔年就完工了,台灣最早一座具公共 集會功能的現代建築就此誕生,而殘餘的吳園舊建築與新完工的公會堂,一前一後並立,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正好是兩代政權的對映。

(圖/「吳園」同一片土地上,可以看見多種建築風格,從清代老吳園的庭園建築,到純日式的柳屋,還有採用歐洲建築語彙的公會堂。王以瑾攝影)

吳 園還有一部分庭園另外發展出一段特殊的歷史,即「四春園」旅館時期;有吳園冠於全台的庭園為號召,四春園很快就成為全台知名的旅館,許多名人曾投宿此地, 日據時代結束,國民政府接手,四春園還風光了一陣子,之後漸沒落,60年代和舊台南圖書館一起拆除,成為遠東百貨所在。

公會堂旁側的柳屋約建於1930年,純日式的兩層樓房,原為供應日本料理的高級餐廳,現在一樓做為府城十大伴手禮展售中心,二樓尚未利用。

吳園GPS衛星定位
吳園藝文中心
台南市民權路二段30號
(06)2217942
8:00~22: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