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工互助主義Craft Mutualism、手工生產craft production or the Craft、手工業體系craft system、手工藝人共合國the artisans' republic
---
第二次產業革命 /派爾 M. J. Piore, 賽伯 C. F. Sabel 原著 ; 李少民, 劉英莉譯
臺北巿 :桂冠,民78
---
第一章 概論
p.18
在第九章中,我們將把這些公司的發展放在一個國家的經濟中來進行分析。在這一章中,我們所要檢討的是廠商們是否仍然依賴於各個國家對大量生產的適應性從而維 持現狀,還是有轉向靈活的專業化生產的趨勢。例如,一方面,美國按照她就輕就熟的方法去發展(大量生產),是因為偶然的機會使她採取了目前的這種工場級的 生產關係;而法國和美國一樣,乃是因為法國的政府權力較大以及在歷史上有過成功的大量生產。另一方面,義大利、西德和日本手工藝傳統的殘餘推動著這些國家 朝著靈活的專業化方向發展。

第二章 大量生產-命運與盲目決策
p.24
古典經濟學中關於經濟發展理論的核心,認為生產力(單位投入的產出)的增長依賴於運用資源的專業化(產品專業化)程度。

p.27
邁向專業化的第一階段是放出生產制度(the putting out system)。商人和成功的小農企業家把買來的羊毛、亞麻之類的原料分給紡線者、織布者和染布工藝者,以計件的方式支付工資,然後把最終產品投入市場。 邁向專業化的第二個自然階段,是把所有的工序集中在一個房間或工廠裡。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減少偷竊、控制質量和降低運輸費用。更重要的是迫使工人比他們在家 做工時做更長、更正規的時間,因為在家做工的工人,他們總是把工業收入作為農業收入的一種補貼。邁向專業化的第三個階段開始於亞當‧史密斯時代,形成於馬 克思時代,即對從工序的分解,已經使得生產機械化成為可能。

p.29
在大量生產經濟中一個最不諧調的現象是:小企業仍然頑強地存在著,以及短期、少量的產品生產依然存在。在二十世紀七○年代,美國的金屬工業生產部門大約有百分之七十是由小量生產企業所組成(並非像人們根據馬克思和亞當‧史密斯的觀點所期望的一個歷經一個半世紀機械化的急遽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