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邊泰明,1996,工業區與廠商基地最適規模之研究,台北市:中興工程顧問。

Abstract: 「土地使用計劃設計模型」(Land Use Plan Design Model)一詞,是雪拉吉(K. J. Schlager)在1965年提出,以線性規劃來求解。從技術立場上看,他的方法融合了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合理設計方法、線性或動態規劃、及電腦的應用。

Notes: pp.1-2
  以工業區開發作業而言,工業區的規劃開發與地方關係應當緊密結合,以達成平衡區域發展的目標;由於廠家投資意願為工業區開發成效的重要指標,若不重視區位勘選與規模選定,例如在區位偏僻地區因土地取得容易而大規模編定開發,其後易因區位不佳、勞力難尋、交通運輸不便等區位條件缺乏而難以吸引廠家前來投資設廠,使得工業區的經濟生產活動規模太小,難以達成最大利益的目的及最適規模的利益。
  製造業別包括了食品業、菸草業、紡織業、成衣業、皮革業、木竹業、家具業、紙漿業、印刷業、化學材料、化學製品、橡膠業、塑膠業、非金屬業、金屬基本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電子業、運輸工具業、精密機械、雜項工業等,產業類別不同,生產過程互異,反映在土地、資本、勞力的需求亦不同。資本型廠商對於勞力需求程度較低,生產自動化過程隱含對土地需求較大,因此設廠基地規模應較大。勞力型廠商其生產過程允許垂直作業線,對於土地需求相對較小,設廠基地規模亦較小。
p.24
最適方法理論-
  企業經營者莫不追求目標之達成,一般認為最大利潤、最高效率、或最小成本乃是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換言之,也就是對利潤、效率或成本等函數求其極限值21。

  工商企業及政府機構乃至消費者個人,所能擁有的各項資源,諸如人力、財力、物力、設備等都是有限的,亦即決策者必須在此等限制下追求極值(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21 高孔廉、張緯良,作業研究,五南圖書,民國82年1月。
 
p. 28
個體經濟學中的廠商或產業,其生產規模過大或過小,均難達到最適經濟規模及生產上規模報酬遞增的目標,因此如何滿足最適規模條件,以享有經濟規模的利益,為廠商及產業所追尋的目標。同樣地,工業區開發規模的大小,也會產生經濟規模上的適當性問題,因此工業區最適規模為工業區開發的重要課題1。
1 楊松齡,我國現行工業區開發策略之剖析-區位選擇與開發規模分析,政大地政所博論,民國77年6月,p.108。
 
p.51, p.65
  探討工業區規模問題時,可從工業區外部環境角度(外部因素)切入探討之。工業區外部環境係指都市環境,包括有都市聚集經濟程度、勞力供給多寡、交通運輸條件、土地供給條件...等項目,歸納起來即為區位條件,因此外部環境所著重者為區位條件。
  (一)都市聚集經濟程度:由於都市為人口、經濟活動聚集之地,都市階層愈高則其人口愈多、經濟活動愈活絡,代表都市聚集經濟愈強,故而以都市階層代表都市聚集經濟程度。
  (二)勞力供給多寡:都市人口規模及成長率所代表者為勞動力來源,因此以工業區開發完成當年的都市人口規模與成長率,可看出都市人口愈多所開發的工業區愈大,但成長率的高低與開發規模之間則難以看出規則,原因在於工業區開發目標不同所致。
  (三)交通運輸條件:工業區內通勤勞動人口上下班之客運交通、工業運入原料及運出產品的貨運交通等,均依賴完善之交通運輸網線。故而交通運輸條件所代表者為勞力來源的難易程度及工業區對外聯繫的能力。
  (四)土地供給條件:工業區與主要都市的距離,代表土地的供給條件,並反映出地價的高低。
 
  探討工業區規模問題時,亦可從工業區內部環境(內部因素)分析之,著重在工業區內的各類型土地使用配置比例、各項公共設施服務水準、工業用水量及污水處理量、審定成本價格...等因素。
 
pp.90-120
第四章 影響工業區規模因素分析與課題
  針對外部及內部環境(外部及內部因素)中影響規模的因素作進一步的探討,說明其對規模的影響程度,共由內外部因素中找出可能影響銷售率的原因,最後則對工業區內的行業組合加以分析說明。
 
4.1影響工業區規模外部因素分析
  在外部因素方面,考慮勞動力來源及所在區位,故以工業區所在的都市人口規模、所在都市階層、與主要都市的距離等與工業區規模作進一步探討。
4.1.1工業區規模與都市規模分析
  都市規模可以人口為指標,都市規模的大小意味著人口及勞動力的多寡,勞力來源充足與否,直接關係到廠家的設廠意願,亦將間接影響所開發工業區的規模。
4.1.2工業區規模與都市階層分析
  都市階層所代表的意義為外在區位條件。以至目前為止開發完成的工業區面積為「工業區規模」,工業區所在的都市階層(區域中心、地方中心、一般市鎮及農村集居)為「都市階層」,探討工業區規模與所在都市階層之間的關係。
4.1.3工業區規模與主要都市距離分析
  土地供給條件可用與主要都市距離為指標,由於與主要都市距離的遠近意謂著地價的高低,而距離主要都市的遠近,直接關係到土地取得的難易及土地取得費用的多寡,亦將間接影響工業區的開發規模。
 
4.2影響工業區規模內部因素分析
  在內部因素方面,考慮公共設施及售價,故以工業區內的公共設施、審定成本價格與工業區規模作進一步探討。
4.2.1工業區所需公共設施類型分析
4.2.2影響審定成本價格因素分析
  審定成本價格係由工業區開發總成本除以建廠用地總面積而得。由三個面向(工業區開發規模、公共設施比例、主要都市距離)探討與審定成本價格之間的關係。
4.2.3綜合性工業區與科技工業區的差異
 
4.3工業區銷售分析
4.3.1不同都市階層工業區開發銷售優劣分析
4.3.2影響銷售因素分析
  為探討影響各工業區土地銷售率高低的因素,以工業區開發完成後第二年及第三年的累計銷售率為因變數,由影響工業區規模的內外部因素中選取自變數,以各工業區及所在都市為統計單位蒐集基本資料,並採用線性複迴歸為分析工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