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伯和,1998,台灣傳統工藝,台北縣:漢光文化。
ISBN: 957-629-304-9

p.22
工藝反映一地之生活文化,如經濟生產、製作技術及意識型態方面的習俗信仰、美學觀念等;從閩粵漢人大舉移民台灣形成近世的漢人社會,工藝文化當然也隨之移入,工藝產品成為研究漢人社會最好的標本,而台灣漢人社會在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與台灣鄉土之諸多條件結合,當然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工藝文化。
p.39(‧工業行業的興衰
這些行業之與衰皆隨時代演變有所起伏,如台灣皮箱昔日馳名遠近,似出人意料之外;補碗在三、四十年前尚可一見,今已消失無蹤;草花店的通(蓪)草工藝一度是台灣外銷工藝之代表,但今已無生存空間;做籐,台灣後來一度成為舉世聞名、技術高超的籐器王國,今因原料中斷,已成昨日黃花;但如糊紙店,由於習俗尚存,又拜高度物質水準之賜,故現在此藝更盛於昔
  
pp.108-109
民國六十年後,台灣自然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產業結構升級、物質條件提昇、社會變遷皆引起工藝產業的質變,尤以傳統工藝遭受較大衝擊,從日常生活看,塑膠材料及其它金屬合金材料、化學材料出現與機械化的結果;取代手工的生產方式,自然改變器形及其審美感覺,像水桶由木桶而鉛桶而塑膠桶,代表的就是日常生活道具演變的過程;上述之錫亦曾是一種受人喜愛的材質,但如今已大體為其它材料取代,僅神桌上的燭台、香爐等尚見錫製品。
 
同時在外銷貿易主導下,手工藝產業雖然熱絡,但已離傳統民藝的精神愈來愈遠。
  
pp.113-118(整理過)
生活型態改變,物質條件提昇,加上外來文化刺激,都使生活道具、生活美學觀念產生變化,但它在民間還能維持一定數量的理由,仍在於習俗信仰未變的緣故。
 
除民俗的理由使某些傳統工藝還有生存空間外,台灣經濟奇蹟出現後,國民要求更高的生活與精神享受,有部分目標竟然指向「本土性」,再加上政治環境的因素,對於本土性的要求,多少也有加溫的作用。
 
於是,傳統工藝、民間工藝雖已缺少市場機能,近年來仍在台灣掀起一股民藝風潮,首先是因公私單位或收藏者對於民俗文物的需求,如各地縣市文化中心特色館的館藏之需,使真正台灣製造或存在過台灣生活空間裡的舊物,洛陽紙貴,乃至供應不足。
 
「大陸貨」乘虛而入。由於台、閩風俗相同,昔日也本多自閩南(尤其是廈門)進口,從其性質來看,固大多為傳統工藝品。
 
p.118
●上述的「大陸貨」也包括新產製的物品,一向代表台灣手工藝,甚受歡迎的美濃油紙傘,業者乾脆在大陸設廠生產,一如當年台灣接受國外訂單生產他國的傳統工藝的情景,可謂風水輪流轉;連最稀鬆平常、原為農村副產品的斗笠亦然,先自大陸進口,後又委由泰國製造,但樣式仍維持台灣造形。
 
pp.120-122
自傳統工藝質變、衰頹後,七十年代後亦漸有所反省,尤其體認常民文化的價值及傳統工藝之為珍貴文化資產與時代精神的具體表現,以政府文化單位帶頭,出現種種相關活動及具體措施,如民族藝術薪傳獎、民族藝師之選拔、民族工藝獎、傳統工藝獎、台灣工藝設計競賽、台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民族工藝大展等之舉辦等,皆受矚目。
 
例如自民國七十四年之第一屆至八十三年共舉辦十屆的「民族藝術薪傳獎」。
 
而民國八十年,文建會通過「民族工藝獎」設置要則,次年起每年實施至八十五年止,其重點在獎勵創作優秀之工藝作品,以發展傳統民俗藝術,獎分編織、雕刻、陶瓷、金屬及其它五類。
 
自八十七年起,「民族工藝獎」由文建會附屬機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接辦,改為「傳統工藝獎」,此皆目前重要之獎勵措施,總之,亦期為現代工藝開創新路。
 
然影響所及,其結果也很耐人尋味,有些原先為農村社會的副業,既為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的手工藝,如竹製家具及日用品,原以價廉、實用(倒不一定非常耐用)、甚至粗糙為其特徵,但在現代卻已出現名家創作的高價位作品。
 
然而,工藝匠師能受到肯定,給提昇其藝術家地位,毋寧是一個社會文化邁向成熟的好現象;但就怕有的匠師誤解「藝術家」以及「創作」的意義,為了轉型,在現代藝術潮流中迷失自己,不惜拋棄自己在學藝過程中立下的堅實基礎,而試圖用自己不熟悉的藝術語言在詮釋作品,就像傳統廟宇雕刻,與來自西洋造形理念的現代雕刻,本屬兩條路子,換跑道並不容易,事實上也不一定必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