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社大未來 學者籲推動社大學位接軌
2008-02-11 09:30/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十一日電

社區大學核心任務在於探討根本問題、發展公共領域,以及充實生活內涵。台灣社大自1998年發展迄今已十年,學者認為深化社大的核心價值、接軌社大學分與大學學位,以及推動社大參與社會改革,是社大未來發展的方向及願景。

社大運動是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黃武雄在九0年代倡議,1998年台灣第一間文山社大設立,目前全台已有七十多所社大以及十三所原住民部落大學,人數也從文山社大時期的八百人,擴增到現在全台每年約有二十五萬名民眾選修社大課程,課程講師也增加至兩千多人。

對於社大未來的發展方向,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顧忠華在「迎接社區大學的下一個十年」一文中指出,社大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在於「深化社區大學的知識論述」。

顧忠華表示,社大發展需要一套包含成人學習的知識論、教育哲學、教學模式、課程研發,以及師資培育的知識系統,這些都須以更有系統的方式重新建構,以深化社大的核心價值及知識論述。

關於社大學分與「大學學位」的接軌,社大全促會常務理事周聖心認為,社大未來可採兼具「進修課程」及「學位課程」的「終身學習雙軌制」。其中「進修課程」是依據學員參與進修課程的時數,由開設課程的社大認證,核發學習時數證明。

為讓社大的「非正規學分」與「正規大學學位」接軌,周聖心建議社大應提出開設課程認證申請,讓修課成績符合規定的學員獲得大學學分證明;相關單位也應放寬 各大專校院對非正規學分的認可,並由各大學增設終身教育相關科系,採計學員修讀的非正規學分,同時要求學員須完成校系開設的必修核心課程。

在對公共事物的關懷上,台北市文山社大校長唐光華表示,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社大發展模式中很特別的地方在於許多社大非常重視公共參與和社區關懷,包括地方環保、文史、弱勢關懷、公共衛生教育、勞工,以及新移民等課題。

唐光華表示,社大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正是正規大學最欠缺的部分;因此,社大未來可以不必過度強調成人高等教育的部分,而是透過相關補助,支援社大發揮推動社區改革的力量,成為公民社會的火車頭,提高社大師生的公共關懷。

社大如今已在全台各地開花結果,例如開發婦女潛能、關懷外籍配偶的北縣蘆荻社大;結合社區營造的宜蘭社大;以及關懷環境、防治污染的台南社大。在社大下一個十年裡,政府、民間以及學界,如何在社區、學習和生活中建構出一條全民終身學習的成人教育大道,有待各界共同努力。

新聞來源: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