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台灣的政府部門,常常都在發生大事件後才能建立一些有效的制度,文中談到的跨部門整合工作,究竟是屬於哪些政府官員的責任呢?

極端氣候成常態 學者建議順應自然 整合治水工作
2010-10-23 04:03:00 中央廣播電台 王韋婷


極梅姬颱風帶來的豪雨重創台灣東北部地區,蘇花公路災情慘重。學者今天(23日)在遠景基金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中表示,台灣地理位置特殊,氣象現象多變,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必須順應自然、趨吉避凶;而政府更要做好內部通報、協調的整合工作。

梅姬颱風重創蘇花公路,修復至少需要1個月,慘重的災情也成為與會學者討論的焦點。台灣大學副校長陳泰然23日受訪時表示,莫拉克風災後,馬英九總統強調國軍超前部屬、預置兵力,在凡那比風災還有這次的梅姬颱風都發揮一定救災功效。陳泰然表示,但是台灣地理位置特殊,天氣受到海洋、大陸,以及中緯度和熱帶等因素交互影響,類似這次梅姬颱風的強降雨以後會不斷發生,更可能不斷刷新降雨紀錄,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與民眾都要順應自然、趨吉避凶。他說:『(原音)我們還是應該試著去調適它,所以以前我們談到說幾年的載限率,但是現在一直破紀錄,談到200年(防洪標準),但是200年,一方面也會想到說,你這樣的話是不是夠經濟?所以有一些也要去平衡,到底怎麼樣才比較合理、比較合算。』

台北縣前副縣長、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也說,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幾次的水災凸顯台灣耐災能力不足,政府已經編列新台幣4千億元的經費治水,只是錢沒有花在刀口上,政府在救災、治水的整合工作也需要加強。他說:『(原音)當氣象局說宜蘭會下1200毫米的時候,怎麼可能說蘇花公路還允許讓車子進去?為什麼沒有人去把氣象局的資訊,跟水利署的資訊,跟水保局的資訊全部整合在一起,做出一個通盤的防災動作?不是沒花錢,不是我們不懂,而是沒有人真正站在一個制高點,幫台灣找出一個方向,然後讓每一個部朝他自己的方向往前走。

關於蘇花替的興建,李鴻源表示,現在並非討論是否要興建蘇花替的最好時機,長隧道施工和救災都很困難,同時也必須從地質面、工程面和救災面全盤考量,更要納入東部地區未來發展的方向,通盤考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