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期:民國94年03月11日
更新日期:民國94年03月11日
類別:Home > 最新消息 > 經貿資訊 > 其他
關鍵詞: 兩岸 、產品競合
中國大陸自經濟改革、對外開放以來,已成為全球勞力密集產業最大的出口、生產基地,快速的經濟成長提供台灣另一個重要出口管道,但另一方面,對台灣的產品 在其他國際市場上產生競爭威脅,甚至替代台灣的產品。有鑑於此,「兩岸產品競合及依賴監視指標之研究」利用美、日、歐盟貿易磁帶資料及兩岸政府所發佈的統 計資料,建立兩岸產業發展趨勢指標、2007年各產品(產業)出口成長率之預測,以及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之經濟衝擊指標,以推測未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產品在 國際市場比較利益的變化。以下是主要的分析結果:
(一) 中國大陸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台灣傳統產業已不再出現大幅衰退,顯示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可能趨緩,反之,中國大陸面臨傳統產業衰退,雖有成長,但幅 度小於全經濟平均,技術較密集產品比重上升之際,即中國大陸未來可能會處在產業結構較大變動。為了比較兩岸產業結構調整的差異,我們利用製造業二分位的出 口結構來分析。1993年,台灣出口集中在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18.30%)、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7.52%)及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6.99%),中國大陸則集中在成衣服飾品及其他紡織製品製造業(20.84%)、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6.91%)及其他工業製品製造業 (6.85%)。2003年,台灣出口依舊集中在電子零組件製造業(19.25%)及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19.14%),中國大陸的電腦通信 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則迅速竄升至24.27%的比重,成衣服飾品及其他紡織製品製造業則降至12.38%的比重,顯示中國大陸產業調整結構較快,且越趨 於集中與台灣互相競爭的電子產業。
(二) 中國大陸產業升級:過去兩岸之間垂直分工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技術水準較台灣落後,但從中國大陸出口結構,我們發現台灣與中國大陸差距逐漸在縮小。我們用高 技術人力密集產品占出口比重來衡量兩岸之間技術差距,台灣在2003年該項產品占出口比重是43.23%,中國大陸為32.75%,該比重大約等於台灣在 1994年水準,也就是從出口結構來看,中國大陸落後台灣約9年,已比前兩年的落後約10年速度加快,但考慮中國大陸的學習經驗,以及中國產品無限制地複 製台灣的產品,近幾年的快速成長,追趕上我國所需的時間或許只需8年、5年或是更短。產業發展方向與台灣相似性愈來愈高。
(三) 注意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的風險:雖然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在注重國際聲譽之前提下,應是不會對台灣做經濟制裁,但由產品本身經濟衝擊指標編製之結果得 知,我們仍必須注意中國大陸對我們可能的出口抵制所造成的衝擊。本研究推估2003年台灣之經濟衝擊指標為18.49﹪,亦即若中國大陸有抵制我國出口動 作,或是其內部經濟變動造成我國出口短期間內無法分散或轉移市場所造成的出口減少比例為18.49﹪,其較2002年的經濟衝擊指標13.03%增加 5.46個百分點。主要還是因為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依存度(依中國大陸海關磁帶資料為基礎計算)上升,2003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依存度已上升到 34.27%。除此之外,一些個別產業對中國大陸出口太過集中,若中國大陸抵制台灣產品,這些產業可能會受到較大衝擊,受到抵制金額占其出口比重較高的產 業如下,精密光學醫療器材及鐘錶製造業(38.97%)、金屬基本工業(29.80%)、化學材料製造業(27.91%)、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24.37%)、化學製品製造業(22.38%)、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21.48%)、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製造修配業(19.84%)、紙漿紙及紙製 品製造業(16.99%)、紡織業(15.84%)。除了中國大陸抵制可能帶來衝擊外,若使用這些原料做為加工的下游產品,更要注意其產業關聯效果。
(四)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分散市場能力佳:2003年我國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依存度為50.67%,高於2002年有12.01個百分點,2002 年亦高於2001年有12.34個百分點,增加速度之快主要因為近兩年筆記型電腦大舉西移中國大陸投資設廠,帶動相關零組件出口到中國大陸有關,這情形也 可以和我國電腦製造業在三大市場被中國大陸取代最嚴重的情形互相呼應。雖然我國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對中國大陸出口依存度相當高,但從衝擊指標分析中得知, 2003年我國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受到中國大陸抵制出口的衝擊指標為8.97%,意味著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0.67%的比重中有41.7% 可以在短期間轉移出口市場,亦即有八成以上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電子零組件業,可以避免中國大陸抵制出口的衝擊。但對外投資亦會漸漸帶動上游產業到當地投資, 進而促使當地產業結構完整化,因此在電腦製造業外移中國大陸投資後,未來我國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是否也會是另一個西磁效應?當這個非常具有競爭力及比較利 益的產業也赴外投資後,我國是否有其他新興產業可以接班?或我國經濟產業是否會面臨空洞化?這些問題都是暨急切且重要的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