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那夜借宿於大學同學的住處,
聊天當中他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對於現在的生活快樂嗎?」
「嗯,還不賴」
「呃,我只問你覺得快不快樂?」
「但是,我只覺得還不錯,也不清楚快不快樂耶...」
聊天過程裡,被同學指出我怎麼都不直接回答問題,
思維總是跳來跳去,這樣的聊天會很累人,
「是不是?!在避著什麼?」
「我...究竟在避著什麼呢?什麼是快樂呢?」
今天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這樣的句子,
「整個生命的過程,是個學習認識自己並且活出自己的過程。 」
「快樂就是儘可能活出偉大的自己並看見自己的價值,這也是人類的共同渴望。」
於是我開始思考過去的這段時間裡,
我是在追求所謂人類共同渴望的快樂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下次我要很明確的回答,
「是的,我對於現在的生活感到快樂!」
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說:過去幾千年來,雖然人類在技術上每四年會提升一倍,但有一樣東西卻一直保留在最原始的狀態?答案就是人性,因為個性好壞沒有標準,沒人會主動承認自己的個性差到需要修正,第二,個性變好未必能像能力的提升一樣,獲得可觀的物質回收,因此個性的提升,在世俗的價值觀下,由於它既無標準又沒有報酬性,因此我們會疏於修練個性,而把所有精神都花在改變我們的能力上,所以才會有技術不斷前進,而人性卻始終在原地踏步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善於計較的原因。
摘錄自:你身上有樹蔭嗎?,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
* 作者:馬修 .李卡德
* 譯者:賴聲川、丁乃竺
* 分類:學習與教育系列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初版:2007/08/01
* 定價:300元
* 分類:學習與教育系列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初版:2007/08/01
* 定價:300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