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7 08:57:31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009年6月7日電
 
 
從教師、律師到社區總體營造設計師,劉炯意秉持「寧可不做,不要做錯」的理念,花了10年時間打造了令嘉義人驕傲的「禾樂村」,以及長達8公里的「時光生態綠廊」。

50多歲的劉炯意,原本在台北縣的國小執教鞭,但對強調升學主義的填鴨式教育感到厭煩、不安,開始思考轉業,於是參加插班考試,考上輔大法律系。他畢業後順利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內心深處卻有一股回鄉的衝動。

他常利用假日回鄉探望父母,但村莊荒蕪,找不到可以聊天的對象。童年記憶裡與同伴在家門口曬稻穀、蕃薯和土豆的愉悅,鄰居結婚時全村合力辦喜事,那種沒有任何金錢代價可以取代的社會價值,都消失了。他決心要找回來。

光有感覺還不夠,更要有方法與策略。民國88年,劉炯意回鄉在除夕夜舉辦「在外遊子返鄉聯誼座談會」,全村60戶約200多人,當天超過50人出席。他告訴村人想要找回童年的感覺,並獲得迴響。

他開始挨家挨戶請村民提供照片,且愈老愈好,過年後發行「北勢采風」,很多村民看到刊物後說「怎麼沒我家照片?」村民迴響熱烈,讓他感到欣慰,也更強化他的動力。

第二年他自掏腰包,利用故鄉休耕的農田舉辦新春園遊會,打造「禾樂村」。當地里長與士紳熱心贊助歌舞團表演、香皂、毛巾,均遭他拒絕。

劉炯意說,童年的記憶是爆米花、搓湯圓、ㄟ粿、牛車,抽糖果、彈橡皮筋、打彈珠等,這些不是贈品能夠取代。他辦活動絕不用贈品,而是要以內容取勝。結果僅能容納約 200人的村莊湧進好幾百人,連里長也嚇一跳。

民國91年,文建會舉辦第一屆「社區營造點的徵選」。劉炯意將兩年在故鄉辦活動的成果送件參選,順利入選,他開始參加政府舉辦的社區總體營造講習,對社區總體營造有了基本概念。

行政院92年啟動花卉博覽會列車,由嘉義縣舉辦,他結合土地公廟落成典禮規劃「葵花寶典文藝季」,花了新台幣100多萬元,利用土地公廟旁的3分地,種了10公頃的向日葵、波斯菊、百日草,27個藝文團體與會,場面盛大,這也是當地廟會第一次有管弦樂團演奏。

劉炯意說,這是嘉義縣大林鎮創鎮以來規模最大的活動,展現廟會活動的不同面貌,參與活動者超過 2萬人,讓他產生很大的信心。

葵花寶典文化季落幕後,劉炯意著手打造「時光生態綠廊」。

從嘉義大林糖廠到三角里社區,全長 8公里,原是台糖運送原料與蔗糖的鐵軌棧道,也負擔了部分的客運功能,但隨著農村人口外移,車道廢棄,甚至被農民當成垃圾場使用。

民國91年,內政部推出「城鄉新風貌專案計畫」,劉炯意提出「時光生態綠廊」方案,獲得政府補助。為讓街道改頭換面,劉炯意騎著自行車沿線訪查、拍照,路走不通就扛車用雙腿代步,完成任務艱鉅的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完成後,困難才開始。劉炯意說,這條鐵軌棧道土地產權屬台糖公司,後來在嘉義縣政府與立委協助下,土地產權問題獲得解決,但約有 1公里的車道屬於私人土地,農戶不願配合,成了生態綠廊唯一鋪設水泥路面的車道。

不過,困難還不只這些。劉炯意說,土地雖是台糖的,但因年久未用且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遭農民長期佔用,更有農民利用工程發包前,在車道沿線種植柳丁樹,藉此爭取政府補償,否則不排除抗爭。

面對農民強硬的態度,劉炯意從法律專業以道德勸說方式,讓農民了解,非法佔用土地、不願配合工程進行、堅持要求政府補償,可能涉及不當得利的問題,這才使得「時光生態綠廊」的理想得以實現,讓荒蕪的土地,成了人潮川流不息的自行車道。

現在這條時光生態綠廊保有蔗糖公園的火車造型、月台,還有沿途的電報室,車道沿線種植馬櫻丹、金路花、扶桑、茄苳樹、苦苓仔,吸引不少蝶類、鳥類,讓民眾騎自行車休閒健身,也能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與生態。

劉炯意說,回鄉從事社區總體改造工程,一開始很多人懷疑他是為選舉,謠言滿天飛,但事實說明一切。對他而言,故鄉是他終老的地方,是要過一輩子的,他的想 法很簡單,就是要「打造適合全家人居住的地方」。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 cna.com.tw/TWHero

新聞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