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6 22:20/溫元樸 |
為了在北京奧運期間,讓全球旅客住得舒服,北京各大旅館,正在大興土木,不過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已經有5百年歷史的四合院,以不變應萬變,反倒自成一格,成為北京最具特色的觀光民宿,目前已經吸引不少歐美旅客,傳統胡同的風情,很受遊客喜愛。
在高度發展的北京「新成胡同」這樣的老街,顯得格外懷舊,這個位於天安門,北方不遠的四合院,最近轉型成民宿,要在北京奧運期間,宣傳中國傳統建築之美。NHK記者高橋徹:「早上好!」民眾:「早上好。」NHK記者高橋徹:「早安!」
NHK北京特派員,來到這裡搶先體驗,大廳的古董花瓶,營造出滿清時代的濃濃古意,室內採光,全都是精雕細琢的燈籠,穿過走道就是小庭院,4棟主建築,各 有不同風情,其中一棟的磚瓦屋頂,還冒出一棵高齡300歲的巨木。NHK記者高橋徹:「以這個庭院為中心,周圍的4棟建築物,就形成了所謂的四合院。」
四合院外觀洋溢著清末民初風味,裡面又是什麼模樣呢?現在幾乎只能在古裝劇裡,看到的坐臥兩用大床,還是四合院的標準配備。NHK記者高橋徹:「床墊還蠻硬的,不過腳下有踏腳椅,看得出來,這張床還能當沙發使用。」
不過這裡也看得出,四合院民宿中西合璧的創意,因為床舖雖然古色古香,衛浴設備卻是全盤西化,設計感十足的洗手檯,加上淋浴設備,讓人很難想像,這個四合院已經有500年歷史。
房間旁邊就是餐廳,雖然時間,還是早上7點不到,歐洲旅客已經迫不及待,享用中西式早餐。澳洲旅客:「這裡真是太美了!又舒適,又溫暖,傳統式設計真的很棒。」法國旅客:「北京有很傳統的一面,也有很現代的一面。」
比較起其他飯店,如火如荼重新裝潢,老胡同裡的四合院,以不變應萬變,反倒在市場大戰中,營造出不一樣的北京風情畫。
遊北京住胡同 青年旅社風格獨具
2007-04-26 22:21
明年北京奧運期間,可以預期的是,全世界觀光客蜂擁到北京,當地飯店勢必一房難求,而且價格已知將會飆漲到平常的4到8倍,今天我們就要帶您去看看,另外 一個解決住宿的好辦法,就是在北京各地的胡同裡面,其實有不少蓋在四合院,中別具特色的青年旅館,不但便宜方便,還是一種獨特的旅行體驗。
漫步在北京南鑼鼓巷古色古香的胡同裡面,一座座青磚灰瓦,四合院建築,不但是老北京最著名的標誌,而且一不小心,就是某位曾經在歷史課本中讀過的名人故 居,像清代僧格林沁王府,不過物換星移,現在我也可以到裡面住一晚,因為這裡現在已經變成一間旅社,而且,裡面還有所謂宿舍房型,正好符合我們很緊的荷 包。
房間住得簡單,可不代表就得過苦日子,沒事在院子裡逛一逛,享受到的可是當年的王府美景,同樣是四合院建築的青年旅社,在北京還有另一個選擇,雖然沒有這麼氣派,但卻有到古人家裡作客一般,更親切的感覺。
6個人合住一間,價錢比王府更實惠,房間旁邊,就是乾淨的公共衛浴,方便的投幣式洗衣機,還有廚房,可以自己做飯,這種青年旅社,成了全世界揹包客的最愛。
當然最實際的,還是價錢,現在北京所有青年旅社加起來,至少有超過6百個床位,行情是1個晚上10元美金,但是到了奧運期間,價格都會翻漲3到4倍要特別提醒您的是,大多數旅社現在就已經開放訂房,想要住得到房間,動作可得快一點。
迎接2008奧運 北京大換臉
為了二○○八年北京奧運,北京市政府大刀闊府,改造市容。不過如此一來,老北京的面貌,也逐漸流失。現在的北京,每天都在變,而且是越變越年輕。到處都可 以看到,正在進行中的城市改造工程。老京著名的巷弄,也就是胡同快速流失。這樣的情形,看在老北京人眼裡,當然無法接受。為了迎接二○○八年北京奧運,北 京市現在到處都在進行改建,不難看出中國政府,意圖將北京打造成一個現代化都市。除了古蹟難逃被拆的命運,許多老房子也都面臨被拆遷的命運。許多拆遷戶因 不滿政府給的補償金太少,心生不滿,也引發不少社會問題。改造後的北京,進步的面貌,或可以和世界其他知名城市媲美。但失去傳統的北京,似乎少了不少人文 氣息。
2007-05-12 12:51
新聞來源:華視
胡同 政府能力的表徵
2007-05-22 00:00
到過北京胡同的人,應會了解胡同是中國聚落文化的特色,是歷來政府對城市規畫、設計及人民居住習性的風格,也可窺見中華民族的民族性。
筆者比喻所謂的北京胡同,是北京大城市裡的小城、小聚落,但這些小聚落因政府沒有作好都市或區域規畫,以致道路變成彎曲、狹窄的小巷。
筆者家鄉雲林縣土庫鎮馬光,也是一個小聚落(部落),這個小聚落由四個里構成,但由於四個里目前還只是區域計畫,沒有列入都市計畫,致聚落的道路整齊、寬闊度均有異於都市計畫後的土庫鎮街面貌,當然也可處處見到類似所謂的胡同了。
國民黨政府撤守台灣後,為方便管理、照顧軍眷,也蓋了很多被稱為「竹籬笆」的眷村,這些眷村不就類似北京的小胡同嗎?再看看鄰國的日本,由於生活習慣重視環境整潔,鄉村聚落的街道規則、整齊與清潔,因此沒有所謂的胡同。
胡同的產生可以窺見政府的管理、規畫能力、眼光長短及民族習性,台灣至今還有胡同,政府能力可見一斑。
許錦文(雲縣土庫/講師)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迎奧運整頓市容 北京胡同卻凋零
2007-08-15 20:18
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整頓市容,北京上萬條胡同已經被拆掉八千條,老北京人很不滿,外國觀光客也不贊成。今天奧運系列報導,帶大家了解老北京人的痛!
原本這兒住了三百多戶人家,密密麻麻鋪陳胡同,現在成了一片空地,為了拆胡同,北京市政府其實,也花了補償拆遷費。
錢給不夠的,還是有住戶不願搬,這戶人家才剛答應搬,拆除隊今天就來拆房子,三兩下就給拆得只剩空殼子,我們在滿地的瓦礫堆中,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蹲在地上找剩下的鋼筋鋼條,變賣後,才有錢吃飯看病。
北京市原本上萬條胡同,現在拆得只剩下不到兩千,我們來到前門東路的施家胡同,七十六歲的馮爺爺坐在門口晒太陽,說什麼也不願意拆胡同。
走進胡同的院落裡,住著四家人,五坪大的房間,擺著兩張床,沒有隔間,父母就和讀高中的兒子住一塊兒,廚房不到一坪大,照樣洗菜煮飯。
北京市政府拆胡同,為的是蓋樓拼經濟,但既要保護文化資產,又要顧得經濟發展,北京人面臨的是兩難!(謝昶易 詹維耕)
新聞來源:華視
【北京城拚奧運】為古蹟「讓路」 水立方更改建地
2008-01-31 22:34/莊志偉 |
對比光鮮亮麗的奧運游泳場館水立方,旁邊這座造型古樸的北頂娘娘廟,顯得很不起眼,但是一般人很難想像,當初為了保護這座古廟,就算是全球矚目的水立方, 也得修改建築位置。北京市府人員:「水立方的位置,基本上是壓著娘娘廟,專家論證以後,規劃委很快決定水立方往北移,大概移100多米吧,現在娘娘廟保護 得挺好。」
保留古建築,是希望讓奧運期間,預計會湧入北京的200多萬國際遊客,能夠欣賞到老北京的風采,問題是許多古蹟,早已經消失,像是位在北京城中軸線南端的 這座永定門,50年前就被拆掉,直到3年多前,才原地重建。外籍媒體記者:「非常好,(08)年全世界來到這,咱們也能看到一些中國文傳統,也是個很好的 機會。」
北京市府人員:「中軸排列軸線佈局,這種方式是北京明城的,很獨特的建築格局,它的南起點是永定門城樓,它的終點是在北邊鐘鼓樓 全長是7.8公里,現在呢恢復永定門城樓,它使歷史上的中軸線,也得以延續也得以恢復。」
拆掉舊房子,興建新場館,再去找回更古老的老北京建築,為了迎接奧運,北京到現在,還在不斷調整自己的容貌,就為了用最好的一面迎接世界。
新聞來源:TVBS
北京現代化 衝擊胡同生活方式
2008-02-05 22:50/莊志偉 |
雞犬之聲相聞,街坊鄰居朝夕相處,親切寒喧,這樣悠哉的胡同生活,北京人已經過了好幾百年。北京民眾:「坐在這兒挺涼快的,隨時可能有喜鵲飛過來。」記者:「那喜鵲一般在哪?」北京民眾:「在那在屋頂上。」
根據歷史記載,早在明朝,北京就已經有357條胡同,到民國33年,更增加到3千2百條,然而在大陸改革開放後,胡同卻跟整個北京的高速現代化,發生了衝突。
北京民眾(2002):「來來來。」記者(2002):「胡同每天都這麼堵嗎?」北京民眾(2002):「就空手的還能走,騎自行車都過不去,3、4年了都這樣。」
這段拍攝於6年前的畫面,充分反映出當時的交通狀況,為了拓寬馬路,興建大樓,北京開始大規模拆遷胡同,速度之快,每天都要走同一條路的這位公車司機,最清楚。公車司機陶永健(2002):「一般剛來的時候,都不好開,太窄人多。」
公車司機陶永健:「變化很大啊,如果不是自己常出門的話,都不認識了。」
拆掉胡同,交通或許是改善了,生活方便,市容也變得更現代化,但也讓不少人驚覺,老北京的回憶,似乎也跟隨胡同,面臨消失的危機。
北京市規劃委人員:「這些年,北京在這方面,做過一些嘗試,現在呢,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是33片,那麼應該說,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劃定,對於保護北京傳統的風貌,是非常重要的。」
所幸保護胡同的聲浪,最終獲得官方重視,北京規劃出33個文化保護區,限制拆遷這些胡同,跟裡面的古老四合院,也總算替這座早已經拆光了城牆北京城,保留住一些昔日皇城腳下,真實的生活遺跡。
新聞來源:TVBS
扮小販學叫賣 北京民眾重溫回憶
2008-02-08 12:43/莊志偉 |
北京民眾:「臭豆腐、醬豆腐、敗火的冰棍。」
嘹喨渾厚的叫賣聲,曾經是老北京胡同生活裡,親切的一部分,如今雖然在街頭聽不到了,但是卻走進課堂,昇華成文化藝術。北京民眾:「這是磨剪子,磨刀,這是它的響器,咪來葫蘆喔!」
無論賣糖葫蘆還是磨刀,都是道具齊全,而且不只如此,文字押韻的精確掌握,更是學好老北京叫賣的關鍵。北京民眾:「吆喝起來是悠揚悅耳好聽,它有折有韻、有腔有調、有板有眼,你譬如說剛才我們吆喝這個,雪花酪要你喝來你就喝,桂花白糖往裡擱。」
小時候的生活記憶,隨著社會發展,面臨失傳,這些老一輩的北京民眾,決定聚在一起,重新學習北京叫賣,到過年廟會中表演,還要把它申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種悅耳的吆喝聲,得以繼續流傳。
新聞來源:TVB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