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王美雅、陳意文】

去年10月份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產業群聚發展指標」(state of cluster development)中,台灣表現名列前茅,領先美國及南韓。

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使台灣發展各類新興產業時,常透過各類園區規劃,企圖複製另一個產業榮景;南韓近來也積極運用群聚策略發展各類產業與區域,從前年的31名躍進到第三名。由此可見,群聚背後必然存在一些值得深究的機制。

地理群聚的好處很早就受到經濟學者注意。管理領域中以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1998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群聚與新競爭經濟學」一文最具代表性。

儘管群聚現象由來已久,但隨著產業環境變遷,學者對群聚效益所持的觀點也不斷演進;從共用實體資產所帶來的外部經濟效果,專業彈性分工網路產生的效率與創新,一直到最近知識經濟興起,學者開始從知識觀點討論群聚效益

從知識角度探究,大學、研究機構與大型廠商是最主要的系統知識創造與儲存者;其次,因為地理接近使面對面的接觸機會頻繁,產生知識外溢、流通與擴散效果;再者,群聚中的專業服務廠商(如智財、法律、行銷等)與育成中心扮演知識加值的角色,落實新概念並創造價值。

上述都是過去觀察成功聚落常見的條件。然而,哪些因素影響某些聚落緩慢凋零、某些不斷創新成長?多數研究提到群聚內的「在地學習過程」,證據卻明顯不足;事實上最成功的廠商並非從群聚內部學習,而是有其遠距學習管道,稱之為全球管線(global pipelines)

丹麥哥本哈根管理學院馬斯凱(Peter Maskell)教授等進一步主張,群聚內廠商常常藉由國際商展與專業會議等專業人士聚會取得跨地域性知識。此類活動中,廠商可以與供應商、顧客,甚至競爭者交流,瞭解最新市場與技術趨勢,形成未來的策略計畫。

藉由面對面接觸,分享內隱(tacit)知識、建立人際網路,成為後續合作的基礎。這類活動和群聚中所發生的行為相當近似,稱為暫時性群聚,這是一般遠距溝通無法替代的。

就如過於封閉的企業無法持續創新,侷限於當地學習的群聚往往故步自封,缺乏創新能耐,不免走向衰亡。因此,在許多高度創新的產業中,暫時性群聚的機制被大量運用,如商展、節慶、市集與獎項都被用來作為知識連結與創造的重要機制;奧地利林茲(Linz)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AEC)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不管暫時性群聚或永久性群聚,都強調面對面溝通對知識創造人際網路建構的重要性;此二者的關係並非替代而是互補,若能將暫時性群聚的概念納入永久性群聚的架構中,可創造更大的價值。

我們認為,未來創意園區的規劃應包含知識創造、儲存、流通與加值功能,除了有系統地與大學和研究機構連結,設置園區內科技與社會人文實驗室,強化知識創造與 外溢效果之外,在成員互動機制設計上,應透過跨地域的商展、節慶、市集或獎項等活動進行知識連結與創造,強化產業創新能耐。

打造科學園區產業聚落 提高產業競爭力
2008-01-30 11:41/劉靜瑀
台灣被世界經濟論壇(WEF)稱為是全球創新產業聚落發展的典範之一。新竹科學園區發展出半導體產業聚落後,現在要打造創新聚落,而中科則是要打造成為精密機械的產業聚落,至於南科則是希望擁有以綠能產業鏈為主的完整聚落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2007-200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產業聚落發展指標排名位居全球第1名,被譽為是全球創 新產業聚落發展的典範之一。台灣最早開發的新竹科學園區,早已成功發展為半導體產業聚落,同樣享譽國際,即使廠商進駐得負擔高額管理費,還是想要搶進竹 科。竹科管理局長黃得瑞:『這邊有很好的產業聚落,而且我們竹科這邊的租金每平方米53元,相對的比其他園區要高很多,甚至工業區不用租金,但他們還是搶 著要優先進竹科,意思是說,只要塑造很好的創新產業,大家覺得能很快研發產品,有國際競爭力,廠商還是會想近來。』

在中科部份,配合政府兩兆雙星計畫,現在也規劃推動高科技前瞻設備產學發展計畫,希望將中科打造成精密機械的產業聚落。而南科則希望成 為以綠能產業鏈為主的完整聚落。南科管理局長陳俊偉:『綠能產業去年益通、茂迪也擴廠加碼投資,加上後段系統業者也進駐後,綠能產業鏈完整,加上南科過去 在精密機械產業方面,因為光電產業近來後,有一些設備廠商進來,機械設備聚落完整,發展綠能產業跟過去IC光電能力變的很強。』

善用不同科學園區的特色產業,結合台灣原本就有的高科技技術,未來一個個的產業聚落建置完成後,都將成為台灣產業在國際競爭上的優勢。

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WEF:台灣產業聚落發展競爭力全球第一
2007-12-25 16:00/劉靜瑀
台灣產業聚落發展競爭力持續進步,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在產業聚落發展指標 (stateofclusterdevelopment)高居全球第一!經建會指出,產業群聚向來是台灣產業的競爭優勢,明年政府將加強各項服務計畫及政 策,希望能擴大產業聚落的經濟效應及平衡區域發展差距。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2007-200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產業聚落發展指標今年排名持續位居全球第1名,滿分 7分,台灣就拿到5.7分,比去年5.52分提高了0.18分,被譽為是全球創新產業聚落發展的典範之一。至於其他國家表現部分,美國和去年一樣位居第2 名,而3至5名依序則是南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經建會指出,產業群聚向來是台灣產業的競爭優勢,也是台灣創新力及生產力的主要動力來源。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年11月的研究指出,隨著世界經濟整合及比 較競爭優勢的變動,亞洲產業分工明顯朝在地化及群聚化發展;台灣除了高科技產業聚落表現優異之外,也整合在地文化及美學元素,發展地方群聚的傳統產業。不 過,為了持續保有競爭力優勢,仍須加速促進多元產業創新研發,開發新型態產業群聚領域。

經建會表示,為了擴大產業聚落的經濟效應及平衡區域發展差距,2008年政府將持續協助各縣市政府針對已形成的產業聚落地區,解決土地取得及營運問題,希 望營造創新與資源聚合的良好投資環境。另外,經濟部也將自明年起執行為期4年的「中小企業群聚創新整合服務計畫」,將可有效支持台灣產業聚落的蓬勃發展。

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