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 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列扥發現了80/20法則(Pareto Principle,the 80/20 principle),他偶然發現十九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受益的模式:大部分的財富,流向少數人的手裡,且某一個族群佔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該人口群所享 有的總人口數或財富之間,有一項一致的數學關係:80/20。
比如說,80% 的營業額,由 20% 的產品所帶來。
80% 的穫利率,由 20% 的顧客所創造。
80% 的財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中。

若將這法則引申到求學、就業上,或許可解讀成:
80% 的收穫,來自於 20% 的付出;80% 的結果,歸結於20%的原因。

2002年,阿姆斯壯 ( Lance Armstrong ) 在連續第四度贏得環法自行車大賽的冠軍後,決定除了較特別的一、二場賽事外,不再在美國出賽;而老虎伍茲 ( Tiger Woods ) 每年參加的賽事比其他職業選手,或是之前的球王還少,因為他的目光只放在高球四大賽上。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們都把有限的精力留給最重要的比賽,因為這些 比賽會帶來最大的效益。

這樣的做法,可說是種有效率的應用方法,讓自己的力氣與努力,在對的地方發光發亮,以提升自己的效率。換句話說,如果你能讓別人看見自己最擅長的 20% ,那麼就能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開拓生命的價值。

【資料來源】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 -- 下次升遷就是你
80/20法則,理查‧柯克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