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小火車繼三月三十日、四月一日連續脫軌之後,嘉義林管處原本將責任歸咎於「外力因素」,第一次說可能是火車行經土坡時,因為前方四節車廂經過時造成震動,引發土石滑落,土石剛好落在鐵軌上,因此造成脫軌。
第二次脫軌時剛好阿里山區下雨,林管處又將責任歸咎於「天雨路滑」;今天下午的脫軌意外,林管處更低調的表示,現場有三公尺的金屬磨擦痕,好像又要歸咎於「外力因素」,至於是否有涉及人謀不臧,或有其他更大的內幕,林管處則是一貫的低調,令人諱莫如深。
根據林管處的「官方說法」,前兩次脫軌的列車廂,去年十二月九日才進行二級保養,保養時效未超過四個月,因此排除是機械故障;但林管處也否認是人為破壞,因為如果有人在鐵軌上放置障礙物,火車脫軌的應該是最前面的車廂,而不是第五節及第七節車廂。
有了前兩次脫軌的前車之鑑,林管處認為可能是「八節聯控」車廂惹禍,於是將八節車廂拆開成兩列火車,每列四節,相隔十五分鐘發車;但是今天下午再度脫軌,顯然與林管處的「專業判斷」有很大的出入。既然不是機械故障,也不是「八節聯控」列車惹禍,那原因究竟為何?由於阿里山小火車接二連三脫軌的時間,與移交民營的時間僅隔約兩個月,因此引發外界諸多聯想,有人認為是民營單位不願接手森林鐵路這個「賠錢貨」、「燙手山芋」,也有人說是基層員工不願意民營化而「搞軌」,更有人繪聲繪影的說,是基層員工不滿上級採購案而搞軌。但林管處卻將這些傳言斥為無稽,因為阿里山「三合一BOT案」是經過合法程序,於2006年元月通過民營化招標,由民間業者取得阿里山鐵路及沿線各場站的委託經營OT(營運、移轉)案、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二點二公頃興建國際級觀光大飯店BOT案、嘉義市北門車站零點九公頃土地開發案。
這項民營化方案,最後是由嘉義宏都建設以唯一參與投標者,取得三十年經營權,預計投資新台幣十七億元進行三合一開發案。但是,民營化定案之後,各項負面傳聞卻甚塵上,包括員工指控移轉民營之前,林務局大手筆投資新台幣數億元進行採購案,根本是假民營化之名,行圖利財團之實。
阿里山鐵路平均每年營運支出三億元台幣,但收入卻不到一億元,民間公司在商言商,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哪有人願意拿白花花的銀 子,無端的去砸這個「錢坑」?聞名中外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有著獨特的「螺旋狀」爬升設計、「之字型」以退為進的獨特設計,卻在半個月內接二連三脫軌,這 是阿里山鐵路通車近百年來聞所未聞的事,林務單位前兩次僅以「外力因素」輕輕帶過,難道真的沒有人謀不臧的因素存在?張花冠表示,阿里山鐵路一次、兩次脫 軌,可用「意外」、「自然因素」來解釋,但接二連三發生脫軌,實在說不過去,也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應該追究行政責任。
新聞來源:中央社
小火車又出軌 疑加掛列車肇禍
2008-04-02 12:03 |
第一班小火車出發,檢修人員幾乎是趴在地上,一個個車廂目測做最後檢查,上山賞櫻的人幾乎沒有受到三天兩次故障的影響,擠滿所有車廂。
從嘉義出發的列車,總共有八個車廂,但實在禁不起再一次的失誤,小火車決定今天起,要把加掛的車廂拿掉,到了北門開始走山路,車廂變成只有四節。加掛的車廂因為推力不夠,需要前後兩個車頭,原本的設計四節廂,一個車頭比較容易控制。
但三天兩次的出軌,是不是就是單純的因為加掛,鑑定小組還必需更審慎檢查,上午初步鑑定,沒有人為搞軌或機械故障,人命關天,小火車再不上緊發條,叫乘客怎麼安心。(記者陳建邦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
阿里山小火車脫軌初步排除機械故障
2008-03-31 11:52/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三十一日電 |
嘉義林管處指出,這列脫軌的二一一次阿里山森林小火車,三十日上午九時從嘉義站開出,上午十時五十分左右,行經交力坪車站附近時,也就是距嘉義起點三十五點七公里處,第五節車箱突然脫軌,造成旅客虛驚一場,所幸無人員受傷。
嘉義林管處將事故車箱拖回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車庫,今天上午將車箱吊起,請技工持原廠設計圖檢測出軌輪軸的損害程度,研判是品質、保養或外力介入所引起。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車庫主任黃景佑指出,該車箱於去年十二月九日才進行二級保養,下一次保養時間是今年十二月九日,保養未超過四個月,初步排除是機械故障,研判是外力介入引起,諸如石頭或現場遺留的鐵片等物。
黃景佑說,該列車速度不快,發生脫軌就及時剎車,沒有造成重大事故,該起意外屬於突然狀況,現場剛好有一土坡,研判是前四節車箱經過時震動,造成土石滑落,剛好落在鐵軌上,引起第五節車箱脫軌意外,另外,現場遺留的鐵片也是原因之一,至於鐵片從何而來,需進一步調查。
至於外界傳聞是人為破壞造成,黃景佑說,該列車第五節車箱才出狀況,並非車頭經過就脫軌,因此,應是外界誤解,而且,依駕駛多年經驗,加上列車速度本身就不快,駕駛發現狀況剎車,通常十至二十公尺,就能剎車住,相當安全。
新聞來源:中央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