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南路往南行,道路另一側是大安森林公園,多年前曾在那兒慢行。沿途有兩棟特別的建築,天主教聖家堂跟回教清真寺。多虧這次提早出門能在路上閒逛,讓我對台北又多認識一些。這幾年在台北逗留的時間並不長,除了透過捷運移動,我會儘量用步行的方式,累積一段又一段的步行回憶,拼湊出我的印象台北。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31日
青田街的樹蔭遮去了大半陽光,今天上午台北天氣微陰,微風吹彿在身上煞是快活。道路轉角立了一塊告示牌,說明龍安里的老樹保護教育推廣活動,還提供「台北好憶樹」的APP連結。路經新生國小,被牆內的方向指示牌吸引了過去,上頭標示了北歐國名,不曉得什麼意思。到了新生南路,準備回頭前往目的地。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31日
今天出差台北,捷運搭到台電大樓站,步行前往會場。沿著師大路往和平東路的方向,路旁住家高掛旗幟,抗議夜市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師大校園融入住宅區的風格很特別,我好像不曾在這個區域步行過。和平東路右轉經過青田街,多麼富有詩意的路名,時間尚充裕,我走了回頭進入青田街,享受小巷內的綠意。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31日
到了子時,就是曾祖母的「對年」,法事圓滿後,下回再去祭拜的時候就是清明了。曾祖母生於民國前一年,從童養媳的身份到家族的大家長,子孫成群。多虧大學一年級的歷史課老師,提到我們能跟家裡的長輩多聊聊,當時我還製作了一份簡要的家譜,以及參與了一段曾祖母的過往回憶。時光已逝,但精神長存。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30日
若將職場的工作交辦比喻為丟蘋果,我工作的情況需要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將咬了幾口的蘋果快速交遞給下一個人,放久了不新鮮,二來也無法自己吃完。有時候想想,能自己把整顆蘋果吃完好像比較有成就感。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29日
如果回憶是一段尋找餅乾屑的過程,一塊一塊地拼湊出完整的印象。那麼每天留下一些餅乾屑,將能記錄逝去的時光,儘管不完整,卻是真實地屬於自己的回憶。
— muhsuan (@muhsuan) 2013 10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