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66&nowpage=1

經濟一詞,溯源自西元前四世紀古希臘的Oikonomike,意思是指記載家政管理與農場實務。到西元一七五七年,史圖阿特(James Steuart)才把這個希臘文翻成為英文Economy。迨至一八九○年,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把當時的政治經濟學,樹成經濟科學,從此英文的經濟學Economics,沿用至今。而中文方面,在清末有譯成計學(如嚴復、梁啟超)、富國策(如汪鳳藻)、理財學(如陳煥章)等。後來才從日本漢字所譯的經濟學引進,此乃取自周易經論濟天下之語;屯卦「君子以經論」、繫辭「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人類自古以來,為求生活慾望的滿足,必須覓取物資。但由於社會上資源有限,而慾望又無窮,因而導致經濟問題的發生。從採集、遊牧、農業以自給自足的形態時,經濟問題較為單純。到了工、商業時代即經濟問題愈演愈複雜。歐洲自從十五世紀後,有所謂重商主義特別加速貿易交換行為的發展,接著有重農學派注重生產、消費與分配問題。到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士(Adam Smith)著國富論一書出版,釐訂一分析系統,打下近世經濟學的基礎。後經李嘉圖(David Ricardo)、米爾(J. S. Mill)等人加以闡述,形成了古典學派(Classical School),經濟學的章節大致可分消費、生產、交易、分配,亦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思想繪出輪廓。因英國產業革命成功,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各國急起直追,到十九世紀一八二五年代之後,經濟恐慌不斷地發生,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即經濟思潮澎湃,激起經濟學分出兩大主流。一是沿承古典學派經邊際效用革命,之後由馬歇爾(A. Marshall)承接的新古典學派,著有經濟學原理,為近代經濟學之範本。同時在歐洲大陸因研究比重互異,有奧國的維也納學派,瑞士的洛桑學派,乃至於德國有歷史學派,美國有制度學派。一是與古典學派相左約馬克斯學派,走社會主義路線。到一九三○年代,為應付世界經濟大恐慌,凱恩斯(J. M. Keynes)在經濟政策上又一大突破,使經濟學研究步入本世紀五十年代的新紀元。

綜上所述,自古至今經濟學的方法論,其演變可概括分述如下:
一、古代、中世的經濟行為的尺度以當為(What Ought to Be)的道德律為準繩。就是以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所涵蓋一切。
二、近世重商主義,以富國為目的。重視可行性,以技術(Know-how)來拓展財富,乃屬於技藝(Art)之追求。
三、重農學派與古典學派才開始分析存在(What Is)的問題。亦即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之建立。
四.馬克斯(K. H. Mart)以唯物辯證法來研究「歷史的發展法則」,認為What Is = What Ought Not to Be而成為Know-how之追求問題。
五、新古典學派利用數學的假設-演繹法,說明了What Is = 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
六、凱恩斯(J. M. Keynes)革命,又打破了What Is =
What Ought to Be,而對古典學派的總體分析及重商主義的政策,加以復活,成為實證科學與技藝技術的結合。

經濟學是一種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因社會現象、人的行為千變萬化,僅能借用科學方法,對經濟現象加以研究,分別畫出經濟理論、經濟法則、經濟模型。

現代科學方法,統計、數學,乃至科技電腦的普遍使用。故經濟學借用數理分析亦日益增廣,數量化分析亦較為捷便。此乃今後的趨向。但為對經濟現象個別與整體便於掌握,現代經濟學通常畫分為: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進而對各行各業的經濟分析,而有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等。因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而達致富的科學,故在商業社會中,包括的範圍甚廣。(吳永猛)
---
[PDF]Chapter 1 總體經濟學導論Introduction
總體經濟學界內有兩大不同的派別:一派稱之為古典學派,另一派則稱之為凱因斯學派。這兩大學派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他們對於市場機制與調整的速度快慢觀點不同。古典學派認為不管受到任何的干擾,市場價格都會調整得非常快,供需會馬上回復到新的均衡。因此導出來的結論是政府不需要人為的干預市場機制。相反的,凱因斯學派認為市場的價格調整的速度非常緩慢,尤其是在有不景氣的時候,價格不能迅速調整,造成社會上失業的存在。因此他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的介入市場,透過財政政策或者是貨幣政策影響社會的總需求,減少失業的現象。

重商主義、重農主義與古典學派
* 亞當史密(Adam Smith, 1742-1727)在國富論中,寫了超過兩百頁篇幅批評重商主義的理論與政策。古典學派主張自由競爭,減少政府干預。從此重商主義的學說被打入冷宮。
* 凱因斯(Keynes, 1883-1946)在一般理論(1936)特別寫一章節 "Notes on Mercantilism" 讚揚重商主義學者利用政府政策刺激經濟活動的主張。


micro micor data 雙個體資料?

本研究前兩個議題是針對個體資料 (micro data)架構所做的研究,最後一個議題乃是針對總體資料 (macro data)所做的研究。

Nyarko, Yaw and Schotter, Andrew, "On the Comparison of Learning Models Using Micro-Micro Data", mime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ew York University, September 2000b

As Morison (1993) has shown, we can tackle this issue more rigorously by estimating the variable cost function. Using micro micro-data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ukao and Kwon (2003) estimated variable cost functions and made adjustments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scale economies. They found that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is defined as a downward shift of the variable cost function, declined form 1994 to 1998 in many manufacturing sectors.

4.1 Introduction
This unit will discuss the kinds of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require linked micro and macro data, methods of assessing micro data for variation between macro units prior to linking the data, how to link micro and macro data, weighting linked micro and macro data for particular kin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checking the quality of micro data with macro data and adjusting weights to account for discrepancies, and basic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linked micro and macro data.

4.5. Weighting linked macro-micro data

This section first explains why your choice of weights will depend on the kind of research question you're asking, and then explains how to calculate each of the two main types of weights used in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topic is also discussed in Unit 4 of the Linking International Macro and Micro Data seri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脈絡地圖 的頭像
    ★脈絡地圖

    Map of Mind Log★脈絡地圖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