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2007-04-24 02:21/溫富振/花蓮報導 反對興建蘇花高話題持續發燒,花蓮民眾持續兩天在地方表達支持興建的聲音。縣長謝深山二十三日表示,有七成七民眾希望政府信守承諾興建蘇花高;縣議會議長兼花蓮各界爭取興建蘇花高召集人楊文值呼籲政府,正視民意需求,立即興建蘇花高。
二十二日傍晚,花蓮民間旅遊、產業界代表在花蓮市街頭聚集,強烈支持政府應興建蘇花高,同時抨擊台北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反對蘇花高談話。花蓮人指出,目前的蘇花公路動輒中斷且落石危機重重,東部民眾要求改善現有公路成為便捷、安全、舒適的願望十分卑微。
謝深山呼籲中央政府尊重多數的民意,履行承諾儘速動工。縣政府早在三年前依行政院指示,完成花蓮縣民意調查,七成七民意全力支持。
花蓮縣議會議長楊文值昨天也反映地方民意指出,蘇花高已拖延長達七年,西部高鐵早已完工通車;各縣市快速道路一條接著一條,唯獨忽略花蓮三十萬民眾的需求。中央政府要正視鄉親的需求,立即興建蘇花高,別讓「後花園」的花蓮變成台灣最貧窮的「後院」角落。
楊文值表示,大家關心蘇花高問題,截至目前仍未獲中央政府的明確回應。如果照原訂計劃動工,再三年就能享受快速的交通網路,花蓮願景當然亮麗幸福。他說, 花蓮農產品通路問題、遊子返鄉一票難求、商品運輸成本偏高,都與交通有關。在在嚴重影響花蓮鄉親的收入與所得,也阻礙國內外大型觀光旅遊業的投資腳步與意願。
他強調,因為沒有蘇花高的便利,花蓮就得忍受全台最低的所得,以及全台最高的失業率。難道花蓮鄉親註定就該這樣被犧牲、被漠視嗎?
東部也有人反蘇花高
蘇花高到底要不要蓋?正反雙方爭議越演越烈。贊成興建人士往往批評以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等人為首的反對派,根本是以外地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不了解花蓮人的真正需求。因此,反蘇花高的荒野保護協會特地找來花蓮當地的藝文界人士與旅館業者,表示花蓮需要建設,但蘇花高不是唯一選項。 荒野這場記者會特別邀請出身花蓮的華碩電腦副董事長童子賢主持,他表示:贊成蓋蘇花高人士宣稱大多數花蓮人支持蘇花高,是因為問卷有高度的誘導性與限制性, 根據東華大學的調查,如果在問卷中提到蘇花高帶來生態的影響,那麼贊成與反對者就變得一樣高,如果在問卷中提出替代方案,那麼反對興建蘇花高的人就會超越贊成者。童子賢也說,隨著北迴鐵路的改善,到臺北只要一個多小時,每天的運量也可以達到兩萬人,其實已經足以因應需要。但問題是,在政府與民代錯誤的誘導下,很多民眾習慣以為非得要自己開車才叫觀光,結果往往是塞成一團,這根本叫作蝗蟲過境。 由於花蓮當地的旅館業者是攻擊嚴長壽最猛烈的一群,因此荒野也邀來在太魯閣布洛灣經營度假村的飯店業者鄭明岡。已經到花蓮十六年的鄭明岡說,一旦過度開發,花蓮就會變得跟清境農場與廬山一樣擁擠不堪,濫墾濫伐盛行,失去特色。 身為宜蘭人,卻堅決反對北宜高,甚至強調自己到死都不走雪山隧道的作家黃春明說,炒短線不叫開發、也不是把鋼筋水泥混在一起就是建設。 住在花蓮三十多年的作家孟東籬特別呼籲,比起自己當年來到花蓮,花蓮的車子已經多了許多、空氣已經差了許多、樹木已經少了許多,如果再不加節制地讓車輛大舉湧入,花蓮將完全不再是花蓮。而對於花蓮地方人士批評反蘇花高運動都是「外地人」在煽動,孟東籬也說:政客操弄省籍已經夠糟,不要再炒作什麼叫花蓮人了:只要關心花蓮,就是花蓮人。 蘇花高環評後審 環評委建議先改善蘇花公路
環保署環評會去年一月召開第一次蘇花高環差分析報告專案小組會議,當時的第六屆環評委員羅列三十項意見,要求國工局四月底前補提資料再審,國工局當時要求 展延期限,去年十一月一日才再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但補提的相關資料仍無法說服專案小組,一直到今天第三次召開專案小組會議。
由於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時,環評委員曾要求交通部列席進行政策環評說明,交通部次長游芳來今天代表交通部就「交通需求」、「環境影響」、「社會公義」三面 向說明,結果因東部地區長期缺乏一條安全、可靠、全天候的維生道路系統,交通部傾聽地方民意,傾向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系統,呼應地方民意。
不過,由於環評委員認為交通部對花東地區的國道、蘇花公路、鐵路的整合、替代措施說明不完整,並認為當初蘇花高速公路通過環評審查的政策考量是「產業東移」,目前的考量卻是「永續發展」,交通部也有必要進一步說明。此外,交通部對蘇花高速公路開發後的空氣品質、水文變化也未考量新的天候因素,仍沿用舊資 料,加上施工期長達十年,施工期間的土方平衡、交通維持說明也不盡完善,多數環評委員審議認為有必要補件後再議,而且應將地質、區域發展專家納入環評小組,還要求經建會應派員列席下次專家小組會議,說明蘇花高開發後對區域整體發展的評估。
對花東地區居民至今仍沒有一條安全、可靠、全天候的交通運輸系統,環評委員心有所感,但認為蘇花高速公路不應該是唯一選擇,況且蘇花高速公路興建期長達十年,經費更多達新台幣一千億元以上,建議交通部不妨先撥數十億元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並納入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報告整體評估。
新聞來源:中央社 蘇花高環評 大選前難過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蘇花高建不建?謝馬皆認為應審慎評估
公共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共同主辦的「2008總統大選公民提問電視辯論」下午登場,兩位總統候選人在第一階段公民提問,做以上表示。
公民代表朱幸一請兩位候選人說明花東產業和民生規劃,並分析蘇花高興建的必要性。
謝長廷認為,東部不要複製西部經驗,蘇花高並不急著興建,應該讓環境差異評估的人好好討論,不要施加壓力干預。東部人還可以充分地討論蘇花高,但不能因此 讓九百億預算移給西部或南部使用,他為此提出「東部領航計劃」,包括傾斜式火車、專用碼頭、水泥專用道、原住民特色街道等建設,讓花東居民享受九百億預 算。
馬英九指出,觀光產業應列為花東建設首要考慮,花蓮縣長謝深山推動無毒農業做得很好,不但花蓮要做,全省都要做;台東縣縣長鄺麗貞推國際休閒渡假村,變成老人養老及觀光發展區也很好,花東兩地現在同時發展海洋深層水,將來中央也可以協助發展。
馬英九說,東部的問題在交通,他對蘇花高態度審慎,因為環境差異分析至今還沒下來,就算下來了,也要有十年以上的興建時間,這段期間不能空著等,一定要有 計劃改善東部環境。過去幾個月他下鄉,兩度坐火車經過東部鐵路線,感覺很對不起東部人民,因為有些地方沒有雙軌,有些地方還沒有電氣化,與西部水準差一 截,更不用說與高鐵比,應該趕快以電氣化、雙軌化,讓東部交通變得更好。
朱幸一接著追問,若兩人真的認為花東自然生態與精緻無毒農業,有推向國際的潛力,為何要引進西部模式的蘇花高?是不是要降低東部的發展格局?或者只是要因 應國民旅遊的內需市場?或者只想做產業東移的大夢,若兩人的理想與民代衝突時,如何帶領團隊走出以開發公路當建設指標的舊思維?謝長廷認為,過去錯誤的策 略就是以開發帶動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2005年他擔任行政院長時,當時國民黨立委威脅他,所有預算都不能動支,蘇花高要馬上開工,當時馬英九 是主席,剛才他聽馬英九講話,判若兩人,當時國民黨是要動工開發蘇花高的。
謝長廷說,民代有民間的壓力,民代的格局不一樣,但做為總統的人要有整個國家的格局,從制高點看百年千年的發展,應以總統的政策為準。
馬英九則指出,花蓮應把特色發揮出來,與西部不一樣,謝長廷說有東部的領航計畫,聽起來不錯,但就他了解,這沒有編任何預算,這是謝長廷的副手蘇貞昌透露的。
馬英九強調,蘇花高要等環境差異分析後再做,但不能空等,北迴線有雙軌也有電氣,但太魯閣號太少了,只有二十四部,未來三年內要增加到九十六部,讓台北到花蓮只要花兩個小時十分鐘。
新聞來源:中央社 有條件建蘇花高 花蓮官員民眾反應
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有條件建蘇花高 官員與基層高興 學界遲疑
環保署「蘇花高環差分析」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有條件通過興建蘇花高,消息傳到花蓮,多數受訪官員與基層民眾都很高興,相較之下,學者態度保留,認為還是應該從長計議。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黃憲東今天一早北上出席環保署「環差會議」,並且在會中提出九點「應該興建蘇花高的理 由」,對於會議的結果非常滿意,他強調蘇花高早就該通過,因為政府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尤其東服中心日前針對花蓮縣13鄉鎮市所進行的大規模的普查,回 收問卷33%、也就是近8萬5千份,其中高達9成3支持興建,反對只有百分之7反對,也就是代表絕大多數花蓮民眾都希望興建蘇花高。 另外,花蓮縣農業局長杜麗華聽到這個消息也非常高興,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也是花蓮農民期待已久的事情,很高興中央終於聽到農民基層的聲音,因為對花蓮產業真是太重要了,也是一項大利多」 而一般基層民眾的反應呢?光復鄉大興村長許輩燕表達了三點看法,興建蘇花高可以促進東部的發展與觀光、增加東部民眾的就業機會,並且認為興建蘇花高,不見得會破壞東部的環境。 相較之下,學界的態度就相當保留。 花 蓮觀光學院校長李銘輝聽到「有條件興建」的消息時,遲疑了好幾秒鐘,很謹慎的回答,他說:「環評分析還是應該從長計議,畢竟興建蘇花高要長達10年,等於 畫一個大餅,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務之急是增加台北、花蓮台鐵區間車,提高旅客與貨物運量,讓鐵路充分利用,這些近的事情先做,才比較重要。
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蘇花高歷經兩年多停頓,盼到敗部復活機會
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地方樂觀其成 環保團體不排除興訟
花蓮縣政府秘書長黃吉彬表示,八成民意清楚表達希望動工,只有蘇花高興建才符合花蓮民意。縣府希望國工局能盡速補件,讓蘇花高興建案拍板定案,早日動工。
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郎表示,蘇花高環評初審能通過非常興奮,他昨日下午特別搭火車趕回花蓮放鞭炮慶祝。他強調,之前為推動蘇花高發起的「拒絕藍綠,總統大選投廢票」呼籲,果然獲得政府重視,同時在昨日的環評審議會上,也將花蓮觀光業需要蘇花高心聲傳達給環評委員。
施勝郎質疑,反對蘇花高的環保團體大多不是花蓮在地人;更有兩位反蘇花高的花蓮環保人士,在花蓮和平火力發電廠擴建時,表現出的沈默態度與強力反蘇花高的態度有如天壤之別。
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召集人張淑貞,對於蘇花高環評初審通過表示非常氣憤與不平,她表示,原本應該是環境把關者的環保署,卻明顯主導通過蘇花高的環評初 審,實在匪夷所思。他認為,關心花蓮生態環境的地方人士和環保團體,將會串連全國發聲,不排除提起環保訴訟捍衛花蓮青山綠水好環境。南澳鄉長江明順表示, 南澳鄉民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支持興建,去年蘇花公路發生多起坍方,每次一有大型坍方,南澳鄉對外聯絡就中斷,令鄉民望路興嘆,再者,南澳鄉觀光條件優秀, 蘇花高興建後,有助於地方發展觀光。
南澳鄉縣議員陳銘福則說,為通行便利,很多鄉民都是選擇開車,但蘇花公路經常坍方,鄉民通行危險性高,只要一坍方中斷連農作物也沒辦法外運,絕大多數南澳鄉民是贊成興建的。
蘇澳鎮長林騰煌表示,興建蘇花高有助於提升大南澳地區通行便利,不過,先前曾有專家質疑興建蘇花高可能破壞蘇澳冷泉,基於保護世界珍貴奇泉,要求興建單位深入調查,做好保護措施後,以免未來冷泉遭受破壞,那就是得不償失。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Map of Mind Log★脈絡地圖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