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健网百科大全(http://baike.59120.com)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岩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野藤, 依靠身體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 “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左革右秋)均以“革”字為偏旁。
古代盪鞦韆,只不過是一種單純的遊戲活動,只是清明寒食節前後才有所見;而且僅僅局限于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解放後,國家在各個體育場和學校,普遍安置了鞦韆設備,盪鞦韆便成為一種廣泛的群體性體育娛樂活動。
盪鞦韆
「鞦韆」就是「揪著皮繩而遷移」的意思,傳說是遠古時期北方的山戎族為了取得高處的食物而發展出來的,一開始是如電影中的泰山般,雙手抓住一根繩子盪來盪去;到了齊桓公征服山戎後,將山戎族的鞦韆帶入中原地區。之後,單繩的鞦韆逐漸演變成兩根繩子加上踏板的鞦韆。到了唐代,鞦韆成了婦女們喜愛的遊戲,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著:「宮中至寒時節,竟豎鞦韆,令宮嬪妃笑以為宴樂,帝呼之為半仙之戰」,唐玄宗將鞦韆上的宮女們比喻成下凡來的仙女一般。而在民間,則盛行在清明踏青時,就地取材,架起一個臨時的鞦韆,讓一同出遊的人輪流遊戲。
清 陳牧 繪〈月曼清遊圖冊〉鞦韆
【民俗采風】盪鞦韆 - 大紀元論壇園地
「盪鞦韆」的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的體育民俗活動,也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活動,其獨特的民族風俗,代表著種種意義;有關盪鞦韆的 神話傳說,豐富且生動有趣。鞦韆快速的升降擺盪扣人心弦,連老年人和學步娃兒都要在別人的幫忙中盪上幾下,足見其魅力無窮。
盪鞦韆的起源與發展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基於生活需要,經常在森林裡攀緣樹枝、籐條,悠盪穿行,採果充飢,這是盪鞦韆形成的最初動因。慢慢地,單繩的鞦韆逐漸演變成雙繩加上踏板的鞦韆。
戰 國時代盪鞦韆風行,由《考古學報》第二期發表的民間盪鞦韆的遊戲圖即可窺知;唐朝詩人高無際所著的《漢武帝后庭鞦韆賦》,其中一段寫道:「一去一來,鬥舞 空中花蝶;雙上雙下,亂晴野之虹霓。」反映出漢朝盪鞦韆運動的技能已有很高的水平;到了唐朝,盪鞦韆已十分普及,詩人杜甫在《清明二首》詩中云:「蹴鞠屢 過飛鳥上,萬里鞦韆習俗同。」可見當時盪鞦韆運動非常受到民眾喜愛;它發展到元、明、清時期,更為盛行。
據唐朝王珪的《宮詞》云:「內人希見水鞦 韆,爭擘珠簾帳殿前。」及宋朝孟元老的著作《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敘述:「又有兩畫船,上立鞦韆,……又一人上蹴鞦韆,將平架,筋頭 擲身入水,謂之水鞦韆。」即知盪鞦韆後來又演變出一種新的水上戲耍技藝——水鞦韆。
各民族的盪鞦韆風采
苗族一年一度的「趕鞦節」傳統節慶,盪鞦韆是最主要的慶祝活動。他們盪的鞦韆除了常見的一、二人盪,還有多達八、十二人一起盪的大鞦韆。
新疆維吾爾族的鞦韆,非常高大,叫「沙合爾地」,漢語稱為「空中轉輪」;
柯爾克孜族的「二人鞦韆」,兩人輪流蹬繩悠盪,一邊盪,一邊撿拾或放下置於地上的小物件,趣味十足。
雲南麗江地區的納西族,一年一度的豎立鞦韆活動非常隆重,全村寨鳴放鞭炮、敲鑼打鼓。鄉親們在鞦韆架下,爲當年的新婚夫婦獻上祝福,並請德高望重的長者 「開鞦」,祈求村運昌隆、村寨繁榮;哈尼族盪的鞦韆叫「打磨鞦」,類似幼兒玩的「翹翹板」。
東北地區朝鮮族姑娘的盪鞦韆,在各民族的盪鞦韆活動中享有盛譽,馳名中外。她們身著彩色長裙,踏在鞦韆板上,憑恃腰部及臂部的力量前後擺盪,愈盪愈高,如仙女騰雲,優美飄逸。
朝 鮮族姑娘的盪鞦韆競賽,族人事先在鞦韆架正前方,左右各豎立一根高高的竿子,竿子中間繫一條繩索,上面掛上樹枝、花枝或銅鈴,誰能用腳踢中樹枝、用嘴叼起 鮮花或是踢著銅鈴,次數越多的就是優勝者。她們的衣裙隨風飄揚,叮咚的鈴聲逸散在空氣中,圍觀者盡情地喝采歡笑,翩翩起舞,十分熱鬧。
台灣魯凱族豐年祭的祭典活動中,最受矚目的便是盪鞦韆大賽。比賽時,男士負責將少女盪高,族人在四周圍成一個圓圈,以傳統歌舞爲競賽者加油,當少女愈盪愈 高時,歌聲愈顯高亢。現在已成為魯凱族男女互相認識,傳達情意的活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