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信德
「文化產業」近年來在文建會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政府振興地方經濟,促進國內旅遊的重要公共政策。

從東港熱鬧的黑鮪魚觀光季,到活動即將進入高潮的白河蓮花節。從北台灣到南台灣﹑東海岸乃至西海岸,哪一個地方政府能夠將地區性的獨特性,藉由商業包裝的形式推廣出來,就是成功地躋身振興地方文化的行列。然而,在這風光熱鬧的文化季背後,透露出什麼樣的文化意涵﹖

在認識台灣的風土民情歷程中,「吃」固然是一個不可錯過的環節,卻絕對不是不可取代的部分。從商業市場的產品區隔角度來看,不同鄉鎮市所急於展現的,大多是它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獨特性。

然而,這個獨特性對於地方生活的整體樣貌而言,卻未必具有真實的普遍性。畢竟,屏東東港的風情絕對不只是黑鮪魚的甜美而已,甚至在黑鮪魚季當中所表演的藝文活動,也絕對不是東港地區的地方性活動,而是其他都會地區的「菁英文化」表徵。

當遊客從台灣各地湧至樸實的東港小鎮,觀賞的藝文活動卻是爵士樂﹑拉丁舞甚至是搖滾樂,試問它的獨特性比得上都會區五星級飯店經營出來的消費氣氛嗎﹖

如果各地方政府的文化活動,僅僅流於產業推廣的層次,那麼非僅無法在這些頻仍的文化觀光季中,增加對台灣各地文化內涵的認識與尊重,更嚴重地將居住地區的人民化約為某項產業的生產工具。

喊得震天價響的「文化產業」,放在台灣淺碟文化的脈絡中,如果沒有細心經營,將淪於生產活動的複製而已。針對文化與市場機制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在一篇芬蘭文化政策的白皮書中指出,「美國偏重於經濟的可開發性,而歐洲國家則偏重保護藝術及表演的創造力。」

其實,「傳統的創新」才應當是各地觀光季的焦點,而不是傳統的產品。黑鮪魚的市場思考如果僅僅流於「量」的層次,那麼將忽略漁民的「質」才是黑鮪魚季的主人翁,東港漁民創新烹調的智慧所賦予黑鮪魚的附加價值,絕對比通路與市場的短期擴充來得持久深遠。

綜觀台灣的文化產業活動,如果缺乏激發人民內在的創造性,僅將焦點放在產品消費的層次,不僅隨時可能被虎視眈眈的對岸取代,更失去尊重台灣百姓創造能力的絕佳機會。畢竟,人與創造力才是文化活動的精髓,而不是物與產品的銷售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脈絡地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